中國時報 2002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十五版 時論廣場

電視辯論與民主

顧忠華

政大社會系教授 澄社社長

今年北高市長的選戰,似乎給不少市民相當冷清的感覺,或許如一位候選人所言,台灣的選民在經歷多次的首長選舉熱潮後,逐漸地冷靜下來;即使在政黨對決的態勢下,也愈來愈接近西方式的選舉氣氛,少了幾分激情,多了幾分理性,這樣的發展與其說是炒不熱選情,毌寧說是回歸到民主的常態。

的確,凡是在國外居住過一段時日的,都清楚西方的民主選舉早就脫離群眾動員的階段,因此選舉期間,街頭往往只看得到競選看板和一些候選人的攤位,在沒有宣傳車、沒有造勢活動、沒有各種文宣的情況下,很多外地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正在進行大選。不過,這並不表示西方民眾不關心政治,正好相反,西方的「公民權」十分發達,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訴諸民意,各種公共議題更是普遍地在媒體、公聽會、社區大會等「公共領域」中被充份地討論,最後再依民主的程序做成決議,所以他們參與的形態十分多樣,選舉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選上了更不代表可以壟斷所有的決策權,自然少了幾分「輸不起」的復仇心態。

進一步來分析,西方的經驗顯示,理性的選民們通常傾向利用最便捷的手段來蒐集資訊,拜現代科技之賜,「電視辯論會」順理成章地成為最被普遍應用的形式。透過大眾傳播的管道,參選者在辯論會上有平等的機會向選民說明他的施政理念,並且回應各方提出的質詢,在辯論的過程中,參選者的風度、機智、能力、形象都足供選民作為投票時的參考。而和掃街拜票、高分貝喇叭、鞭炮旗幟等傳統等傳統的競選活動比起來,「電視辯論會」不僅能夠更有效地將候選人特質展現在大眾眼前,還避免了不少噪音和污染等惱人的社會成本。

這套在國外行之有年的電視辯論制度,由於過去國內掌握執政的一方抱有某種「成見」,總認為參加辯論是為挑戰者提供舞台,會對自己不利,所以推動起來困難重重,只有到上屆台北市長選舉才首開先河。上一屆的電視辯論會,三位候選人 (陳水扁、馬英九、王建火宣) 總共舉辦了五場,最後一場還是在投票日的前三天舉行,當時輿論對於電視辯論能夠引進台灣,給予了高度評價,並且認為這背後還蘊含了民主教育的重大意義。

時空轉移到今年的選戰,台北市長候選人的兩場電視辯論會圓滿落幕,雙方的攻防可圈可點,很有看頭,創下了不錯的收視率。澄社此次參與主辦台北市長候選人之電視辯論會,猶如再一次見證了台灣民主化的進程。唯一遺憾的是,雙方陣營在協商辯論會舉辦的場數和日期時,似乎過於重視策略和權謀的計算,未能站在選民權益的立場上來考量,在動輒可能破局的情況下,常使主辦單位面臨莫大的時間壓力,無法作更為妥善的準備。我們深切期待未來台灣各級的選舉,能夠儘量採取「電視辯論會」的形式,發揮現代傳播科技的優點,無論在朝在野的參選者,都應該體認:接受公開辯論的挑戰,乃是民主制度加諸候選人的義務,不容以選舉謀略為由拒絕辯論。李應元先生在第二場辯論會中正式提出再辦第三場的要求,假如大家都覺得辯論乃是民主的饗宴,多辦幾場,讓政見愈辯愈明,不才是真正的「民主改革大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