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02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十五版 自由廣場
教改何去何從? 洪裕宏 (Allen Y. Houng) 推行多年的教育改革最近成為媒體與社會關注的焦點,尤其是九年一貫國教,遭受到社會各階層的責難。教育部首當其衝,成為眾矢之的。抨擊教改的言論中不乏切中時弊者,但是也出現許多反教改的反智言論,例如恢復聯考與恢復部訂教材之提議。這類反對教改,希望恢復舊制的保守聲音充塞媒體,迫使黃榮村部長擱下重話:「恢復聯考我就辭去部長職。」 在此波教改「攻防戰」中,各方言論都相當激昂,立委賣力演出,教師與家長也各自滿腹苦水與嘮騷,也驚動了總統與李遠哲院長。表面上教改危機重重,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未嘗不是教改的生機。教育改革是艱巨的工程,其牽涉到的不僅僅是教育行政措施、教材編篡、教學方法之改進、入學制度之變革與教師之再進修等,而且牽涉到整體社會文化之改變與新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之建立等。教改的成功需要適當的社會文化脈絡之配合與協助。然而有利於教改的社會文化脈絡之出現卻又多少依賴於教改的成功。解決這個困境有賴於一個長期的教育改革社會運動。若能因利勢導,將最近發生的教改「攻防戰」發展成全民參與的教改社會運動,將是教育改革的新契機。 教改所面臨的強大阻力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家長與學生擔心與害怕喪失競爭優勢。因此多元入學方案變成多元聯考與多元競爭。學校在傳統的辦學績效與家長的壓力下,也不敢改變多年來因襲之作法。開放教材編篡之目的在引發教材之良性競爭與知識多元化。學生卻因擔心在考試中吃虧而遍讀不同版本的教科書,造成沒有必要的負擔。學生取得競爭優勢之目的在進入明星高中與熱門大學科系。這種競爭本無可厚非,歐美國家也有明星高中與大學名校。為什麼國內的升學競爭會衍生那麼多怪異現象呢?例如很多中學學生留校自修或補習至夜間九點,很高比率的學生夜間與週末要到補習班上課,為了升學而上補習班補習樂器或其他藝能,因為學測會考時事因而被迫看電視新聞等。 教育資源的競爭本身並非全然負面,美國優秀高中生也多夢想進入哈佛大學或史丹福大學等名校。然而如許多評論者所言,這種競爭應該延後到學生成年以後,並且要注意到競爭的合理性與社會正義。基於這些考慮,教育部宜速研究與規畫十二年國教,以徹底解決高中學區化及以綜合高中取代高職等問題。若實施十二年國教,高職自然要消失,因為憲法保障平等教育權,強迫分流成為變相歧視,自屬違法。如此國中階段之升學壓力自然消失,家長與學生在此階段之教育資源競爭自可趨向合理。滿足所有國中生就讀普通高中之願望,並社區化高中,以消除升學競爭,是值得思考的方向。如果我們的國中生不必擔心升學問題,家長就不會緊張兮兮,時下流行之惡補怪異現象當可消失。如此一來,學校與教師因為免於惡性升學壓力,才能獲得實值的教學自由,教學工作才有樂趣可言。教學有樂趣,教師與教學工作才不會異化,所謂自編教材或協同教學等自主性教學活動才可能實現。 談到九年一貫國教自編教材與協同教學實施不成功,教師抱怨連連的問題,李遠哲院長認為部份是因為教師不夠努力上進學習新東西所導致。我以為李院長所描述的是表層現象,因此引來許多教師不平之言。李院長所說的現象是事實,但應細究原因,以解決問題。我以為首要的問題是找回教師的理想與熱情。理想與熱情不是一廂情願的唯心產物,它們需要一定的制度性或物理性的基礎。如何在制度上擴大教師參與教改,提升教師之專業自主性與尊嚴,是教育部制定教改配套措施要重視的問題。 要求或期望教師自編教材是不切實際的事。大學教授也少有自編教材者,充其量只是自選教材,或就選擇之教材加以整理而已。此外,大家都知道臺灣社會生活方式辛苦且複雜。生活辛苦的原因是公共環境品質低劣,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才能維持日常生活所需。社會與親屬關係複雜,除非你敢無視於社會主流價值之壓力與親友在人際關係上之需索,多數人都活得精疲力盡。在此條件下如何期待教師自編教材,協同教學呢?改善公共環境品質是政府的責任,改變社會文化價值則是社會文化運動,不是教育部單方面的責任。教育部能做的是減輕教師之行政與教學負擔,以使教師有多餘的心力去進修與改善教學。 中華文化本質上是非常實用性格的文化,它對根本性的、抽象的、形而上的、理論的或理想性的問題缺乏興趣。好處是遇到問題講求中庸之道,避免衝突。壞處是對人與世界欠缺深度思考,缺乏理想性恪,騎牆性強,沒有原則。在人生哲學與價值取捨上則傾向工具主義。表現在社會文化運動上,在價值與理想上的衝突性低,利害關係上的衝突性高。例如工會的勞工運動多限制在工資、工時與工作權之問題,社會主義的理想社會的議題則被忽略。又例如墮胎問題,社會整體並不關心生命權的問題,而比較關心社會問題。教育改革的爭議也多著眼於與個人利益有關的技術性問題,而少關心教育本質與理想的問題。然而教育改革牽涉到那麼多人,它的成功需要適當的社會文化脈絡,因此教改無可避免是長期的社會文化運動,才能激發社會的理想性,從比較寬廣的格局來思考教改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