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2年十二月九日 第十五版 時論廣場

市長選舉為兩陣營對決,議員選舉則為多黨競爭

黃秀端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澄社社員

在四大天王的南北奔波以及候選人聲嘶力竭之下,選舉終於落幕了。儘管選前熱鬧滾滾,選舉結果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北高兩市皆是現任者當選,而市議員選舉結果各黨的得票率亦呈現穩定局面。

由最近幾次行政首長選舉以及立法委員或縣市議員選舉,我們可以發現基本上行政首長選舉已儼然形成藍綠兩陣營相互對決的形態,無黨籍幾乎沒有什麼空間;然而市議員和立委選舉卻形成多黨競爭的局面。市長選舉為零和遊戲,一個選區不管有再多的候選人出來,只能有一位當選,以參選人中得票最高者當選。以目前的選舉結構而言,泛藍的基本選票仍是高於泛綠。不過泛藍陣營瞭解,如果他們各自推出候選人,則輸的機率相當高,如果能共推一位候選人出來參選,則贏的機率較大,但是也不能保證一定會贏,要視雙方推出的候選人的素質,以及綠營是否為現任者而定。去年泛藍於北縣共同推出王建瑄為候選人,最後仍敗給政績不錯的現任縣長蘇貞昌。

台北市馬市長具有現任優勢,個人魅力十足,又有泛藍陣營的全力相挺,所以能獲得64.1%的高票。李應元雖也是不錯的候選人,但苦於知名度不夠高的情況下,能獲得35.9%之選票,鞏固民進黨基本票源,已是非戰之罪。高雄市的情況正好相反,綠營具有現任優勢,泛藍為在野。然而泛藍在提名過程中,曾遭遇不少困難,先是國民黨內部擺不平,最後總算推出黃俊英,親民黨欲推出張博雅,但為國民黨基層所反對,以致兩黨遲遲未能整合。此後,國民黨基層慢慢整合,黃俊英聲勢漸起,眼看張的民調漸低,宋楚瑜為避免被批評為妨害藍營整合的罪魁禍首,最後出面挺黃。不過最後謝長廷,由於政績還算不錯,穩住中間選民的支持,終於以二萬四千八百多票險勝。無黨籍的張博雅由八月一日時的17.4%的支持率,因缺乏政黨奧援,以及親民黨的策略性投票,最後只落得1.8%的選票。張的命運宛如四年前的王建瑄,因為扁馬兩人競爭激烈,新黨支持者轉而棄王保馬。由此可見,第三黨或無黨籍在行政首長選舉空間漸少。

在市議員選舉中,由於選舉制度不同,選舉結果則呈現不同的模式。台北市分為六個選區,高雄市分為五個選區,每一個選區選出多位候選人,最小選區應選名額為五,最大選區為十一。既然每個選區可以選出多位候選人,每個政黨自然會提出他自己的候選人,因此形成多黨競爭之局面。同時,選區應選名額越多,政黨提名的候選人便可能越多,由於每個政黨有他的基本票源,因此常會形成同黨候選人互挖牆角的局面,或是泛藍陣營內部或泛綠陣營內部相互競爭,形成緊張關係。候選人與政黨間的矛盾也因之而起,候選人主要目標是越多選票當選越好,政黨的目標則是獲得越多席次越好。若是有個政黨有位超級明星吸票機,可能會導致同黨候選人落選;但若大家認為他穩當選而不投他,又可造成落選之遺憾,因此有所謂配票與棄保效應產生。一位候選人如果與在地關係越密切,對選民的服務越好,他的選票便不容易轉移,此次陳進祺雖被殺身亡,但仍有不少選民為他投廢票與他個人的服務有關。

由於議員選舉的棄保是在同一政黨之內或同一陣營之內,因此歷次選舉我們可以看到議員選舉政黨選票相當穩定。行政首長的選舉受到候選人個人條件影響甚大,且其棄保作用是從一黨轉移到另外一黨,因此政黨之選票波動便相當大,馬英九目前獲得的選票絕對不能視為是國民黨的票。就台北市來說,民進黨加上台聯選票與四年前的選票差不多,同時國民黨加上親民黨與新黨的選票與四年前的國民黨加上新黨的選票和是一樣的。至於高雄市過去由於新黨實力太弱,以致國民黨仍在議會擁有過半的席次〈45.2%的選票〉,但是由於親民黨第一次在高雄市選議員對其票源瓜分,以及國民黨配票與提名之失策,由原本的二十五席掉到十二席,民進黨的席次雖由九席增為十四席,但是其得票率並未增加。

僅管選舉時有「總統牌」、「主席牌」以及「不信任投票」,其實最後結果都顯示各政黨基本的結構。高雄市市議會結構產生劇烈變化,形成像北市一樣的多黨局面,但是若仔細分析,國民黨選票之流失大部分是因為親民黨的出現。至於席次降低,除選票流失外與提名與配票失策亦有關係,民進則呈現穩定之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