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02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十五版
澄社評論
錢,買不到台灣的永續
陳章波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澄社社員
國科會近日公布《永續台灣的願景與策略白皮書》,指出台灣過去的經濟發展「賺得全世界,卻失去台灣」以及「窮到只剩下有錢」。若不積極調整國家經濟發展的方向,加緊保護國土環境,台灣將愈來愈走向「不永續」的境地。歐洲人常說「今日鳥類,明日人類」,而台灣實際可說是「昨日鳥類,今日人類」。
任何資源都有其有限性,最近英國學者估計,如果我們都要以美國浪費資源的方式生活,需要用掉六個地球的資源;因此為了能在這惟一的地球上永續生存,提出了三個大方向:用地方上可再生資源和廢棄物資源來滿足每日的生活需求;經由產業及服務的市場來趨動永續性;過簡樸的生活,並留些空間給野生生物及荒野自然。
台灣蕞爾小島如何讓有限的資源得以永續利用,需要具遠見的政策和健全制度的建立,並且需要政府確實管理和有效執行,才能真正振興地方經濟,並且引導人民不再只是追求財富,將知足惜福的心態深植於民心,會珍惜及保護我們立足的環境。
試以最具環境保護特色的生態旅遊為例論述。今年為「台灣生態旅遊年」,生態旅遊的基本原則是:不可破壞環境,同時對當地居民要有經濟的實質利益。也就是沒有煙囪的旅遊產業,在環境承載量的容許之下,讓遊客欣賞、體驗自然、人文環境,引發出尊重與關懷的心;同時,旅遊消費能回饋到當地的環境保護及社區發展,以提升當地居民生活的品質,並積極保護環境資源。
實質的操作又是怎麼呢?週休二日及國人的消費水準提高,國民旅遊市場增大,其中有不少打著親近自然生態的名號,在活動之中卻破壞環境的情形。如11月3日某立委在曾文溪口黑面琵鷺保護區中舉辦生態之旅,有千餘人參加,還撥放高分貝音樂跳舞唱歌,嚴重干擾黑面琵鷺,實是破壞、不尊重生態環境的反面教育。
在軟體投資方面雖然各級政府相關單位積極在做示範性的生態旅遊,但像是理念宣導、解說導覽、交通、餐飲、飯店以及當地社區發展等方面的輔導和管理制度,常多只是提出一些相關的研究計畫,但少有深切認知和實際去運作。
在改善旅遊品質方面,政府管理單位仍多是沿續以往的做法,偏重於硬體的建設,尤其追求壯偉而華麗的設施;至於小型的計畫或工程,更因為預算額度小而不受監督,以致有浪費甚至反而破壞環境的情形。像是很多地方的旅遊中心和展示館,設計得美侖美奐,並運用許多現代化的科技;但卻與自然環境格格不入。在優美自然的旅遊地點,一再地將原有的步道拆除,又舖設更新穎的步道,或設置裝飾用的景觀建築,反而破壞原有風貌。政府的錢投入越多,環境破壞越大。
面對這樣的發展,政府單位在運作機制上的角色需要再釐清,政府的責任在於做好管理及輔導的工作,將所管轄的地區做資源使用層級的區分,制定適宜的規範,積極輔導及規範現行的業者,並且建立評鑑制度,對於不合規範的業者就不核准進入經營,將之淘汰出市場之外;讓生態旅遊的發展還是回歸到旅遊市場的機制之中。雖然生態旅遊的產業關懷面廣及到自然環境以及未來的子孫,但是因為薄利,需要政府積極輔導及補助生態旅遊業者,才得以順利推動商業的旅遊活動。
有關設施的建設也應制定準則及排定重要性,不應只以預算執行程度來表示政府單位的成績,預算的合理使用以及政策的擬定也不應只是主政者的責任和權利。政府政策以及預算執行無論大小,都必須公開化、透明化,在執行前就先需要有專家學者及民眾的監督,以防止虛擲的情形。
整個國家的走向,領導人的思維,以及政府的作為,是重要的關鍵。假若「全國拼經濟」是永續的發展方向,經濟行為不可自掘墓地破壞環境,經濟所得更應用來改善環境。錢就像水一樣,能夠載舟,也能覆舟,在全國拼經濟的宣導之下,很容易地就把手段變成了目的。或許要「全國拼永續」才得永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