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3年元月二日 第十五版 時論廣場

基層選舉是建立市民社會的試金石

李丁讚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繼今年6月8日基層村里長及鄉鎮市民代選舉之後,台北市里長選舉亦將於明年初舉行,兩次選舉都告參選爆炸,最直接的原因是經濟不景氣,選里長至少佔個缺,這是經濟危機、失業潮之下所造成的現象。深層原因則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基層的民主意識正緩慢增加且質變。

近幾年有個特殊現象︰有些從事社區工作者逐漸進入社區公共事務的管理,進而以公共事務的經驗投入基層選舉,候選人和選民也有年輕化傾向,新的社群加入,這和7、8年前開始的社區總體營造有直接的關係。

選舉結果,靠社區公共事務的方式會得到一些游離票,造成一些效果、一些衝擊,但是最後當選率都不高,主要是傳統勢力打不進去,一般里長選舉還是靠傳統的樁腳勢力,在原來的派系動員脈絡內票源比游離票多。

比較這兩種不同的選舉取向:傳統所謂的里民服務,是連帶關係的建立,透過個人的服務去換取對村里長的忠誠。里民服務幾乎等同於選民個人服務,各種生活疑難雜症的處理,在里辦公室又可從上一階的行政、法律、警政單位取得資源,他們會自認為是重要的前哨站,民意代表不會不買帳。村里長就這樣利用縣市議員、立法委員來服務選民,找工作、取消罰單、紅白帖等等無所不包,派系形成從中央級立法委員、中層縣市議員到基層的村里長及民眾,構成人情體系關係網絡。

另一方面,做社區營造、經營公共議題和事務的候選人,他們不做個人服務,如此里民對搞社區營造的沒有感情,沒有直接對個人的好處,不是工作找到了,也不是罰單取消了,對公共議題的成形人家不會感激他,雖然做了一些事情但對里民而言很遙遠。目前從事公共事務者注定其票源對象是分散的,彼此之間沒有強力的連帶,沒有社團聯繫或派系強勢的動員力。
其實每次選舉都是台灣社會力的號召,尤其是基層選舉運作的好壞,更是台灣能否建立市民社會的試金石!

從上述比較可看出,台灣的市民社會還沒有發展成熟。蕭紅《呼蘭河傳》反映了這種傳統地方文化的深層緣由。小說中寫到呼蘭河鎮鎮中央的十字路,是全鎮最繁華的地方,但十字路口的中間破了一個洞,馬車駛過經常掉進去,下雨天更是弄得路上泥濘不堪。呼蘭河鎮鎮民看到馬車掉進去,會趕緊鳩集人馬把人救出來,受傷的送醫包紮。很多人都來幫忙,可是從來沒有人去把那個洞補起來。
就跟現在台灣村長、里長的做法一樣:出了事就來救你、幫助你,可是從來沒有好好想想為什麼會出事?背後的原因何在?921大地震後捐款很多,社會愛心也被動員了,看來不是很冷漠,大家也想參與。但台灣為何發生地震?既然知道地震頻繁,應該如何因應?這些都極少人問。知道要捐錢、救人,可是從來沒想過怎樣把事情釐清、解決?把「洞」補好?目前台灣村里的運作仍停留在「救人」的層次。

追根究底,還是要培育出民間社團的力量,讓其茁壯,以發揮公民社會的自主能力。政府應該透過更有力的機制來支持民間的成長,鼓勵台灣各個不同的民間社團,在各個不同的角落、領域、層面都有不同的類型成長出來。這種在社團中得到的自治能力是可以鍛鍊、培養的,民間社團參與者要經常聚在一起,就可以培養共同經驗,深入社區,逐漸取得社會優勢,基層選舉被傳統地方勢力把持的局面才會改觀。

自十八世紀以來,由於市民權的逐步擴充和市民社會的形成,打造出歐美社會的地方自治傳統,社區底下有很多民間團體,社區都是獨立完整的單位,反觀台灣所定義的社區發展協會或村里辦公室仍具有行政意味,有如行政體系的末梢。歐美的社區組織不是行政體系的一環,在郡或縣下,社區自然形成、自己管理,這是經過一、二百年的培養演變而成的民主傳統、生活經驗。

伴隨著台灣社會運動的興起,自1990年代開展的社區總體營造已有了市民權的深化自覺,即社區公共領域的參與權。但參與者太急於見到成果,在基層的社會體質尚未有深刻改變之前,談台灣的社區營造或社區自治,沒有現成的萬靈藥可用,只能讓居民真正參與公共事務,產生社區認同才會對社區有感情,有感情才會主動擔負解決公共事務的責任,才體認得到爭取權利的同時必須培養跳脫人情包袱的「公共德性」。這是不能憑空創造的,也不能期待短期內就可奏效。

那麼社區如何發展呢?需要好鄰居的聚合,而且在村莊、鄉鎮、城市各種層次都有,甚至經營餐廳的、美容的、做食品的……日常生活各層面都有人加入,如此社會發生了問題都有相對的反應機制,有反應才能找出問題所在,進而尋求改進。如果社會沒有這些多元的、多層面的個人或團體做中介,就沒有學習的可能性。沒有自主性的多元團體出現,這個社會不算是個有機的社會,人民都不能行動,更不能思考。真正好的社會是在各個面向、各個角落、各個領域都有社團的動力,持續在生活各層面起作用。法國政治學家托克維爾說得好:「社團是公民的學校。」

2000年後開創的社區大學則邁入體系化的學習階段。社區大學可以整合各種層次的社團,一萬至五萬人口為一個學區。社團性課程,以社區大學學區所在的公共領域為課程主題,每個社區議題都有相對應的團體來回應、討論、激發。針對社區生活各層次亦可開設各種技藝性課程。另外也要有學術性課程來配合,社區工作除了需有熱情、面對實際問題的處理能力之外,也要有理念、知識的傳授,以擴大視野,有視野、知識為基礎才能喚起行動而非盲動。

鑒於個別社團的視野仍不夠,因而需仰賴平行於社團的社區大學作交流整合,社區大學是各社團交流學習的平台,社區可以在社區大學形成互相交流重疊的場域。多元的社團發達之後,一個人可以有多重身分,在某些社團裡重疊。越是社區網絡重疊,各式社區團隊才能互補、才能整合,社會議題才能撐開。而社區大學在此網絡重疊的進程中扮演匯流的關鍵角色,前瞻性的視野被打開,知識厚度、能量不斷累積擴散,市民社會才真正奠立了茁壯的實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