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識與寬容來重建台灣社會
顧忠華
台灣有一陣子被形容是生病了,那時因為經濟景氣過熱,股市連創新高,人稱「台灣錢淹腳目」,可是在拜金主義盛行之下,社會風氣急速敗壞、重大治安案件頻傳,所以爆發了要求總統認錯的大規模遊行,這象徵著民眾會用自己的力量來糾正過度偏差的發展。曾幾何時,台灣似乎一下子經歷了「由奢入儉」的大逆轉,經濟景氣直直落,失業率也不斷攀昇,政局更是紛紛擾擾,好像永無寧日。這樣的情境,令人擔心台灣原來的「富貴病」竟然快速轉變成「器官衰竭症候群」,而且群醫束手無策,人心則不免產生另一種不安與浮動,深怕多年辛苦累積的成就將要毀於一旦。
不過,台灣的生命力向來是深植於民間,以往面臨嚴酷的生存危機時,領導者都會出面喊一些「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的口號,但是這些表面的功夫,通常只有粉飾太平的效果,真正幫助台灣挺下去的,是多數中小企業提昇了競爭的實力,能在世界分工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反而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回顧起來,人們可能會緬懷那一段黃金歲月,但我們也不得不檢討,當經濟還在成長的時候,台灣的政客、政府決策階層、包括民間本身,都太過陶醉在自我滿足中,卻沒有把握機會,好好思考如何全面改善生活品質,從根本解決台灣社會的種種扭曲結構。亦因此,我們即使有好看的高成長率,台灣的教育、環境、社會福利、公共設施、社區營造等等「社會部門」軟硬體的建設,其實都還離先進國家的標準一大截,遑論資源分配不均造成的城鄉差距、族群和階級不平等問題。換言之,在經濟富裕的時候,台灣的政府和人民並沒有花什麼心思進行必要的社會改革,一方面是政治民主化的過程吸納了大部份精力,另一方面是「暴發戶心態」充斥,目光短淺,不願意做長遠的、無形的文化投資,致使賺來的財富浪擲在華麗的物質消費上,卻極少回饋給「社會」。問題是,社會部門的落後與殘破,常常被經濟的耀眼光采掩飾過去,直到經濟一蕭條,大家才注意到台灣的社會處處積弊已深,很難承擔得起收拾攔攤子的艱鉅任務了。
現在,台灣開始面臨到真正的發展瓶頸,在政府各部會謀求對策之際,民間力量沒有權利、也不容許袖手旁觀,應該自發地動員起來,一起挽回台灣對自己的信心。這裡所謂的「動員」,並不是指有組織的集體行動,而是呼籲民眾認清過去因為短視所錯失的改革要務,透過這種覺醒,希望能由下而上地來重建台灣社會。舉例來說,如果大部份台灣民眾不願意見到族群的激情對立、不願意繼續忍受黑金政治,那麼正好藉著年底選舉的機會,創造一個最不受族群議題挑撥,也最摒棄黑金和賄選的選舉氣氛,並且將選戰主軸引導到如何實際解決民生和社會問題、如何提高法案品質和立法效率的政策辯論層次。民間的團體,更可以發出強烈的訊息,對朝野施加壓力,要求「政爭休兵」,而民間內部的溝通,應該加強「知識」的分析與對話,並發揮平等與互相尊重的「寬容」精神,讓整個社會以冷靜、理性、務實的態度,來因應經濟衰退引發的各種問題。在此同時,個人必須體認到社會成員間互助與合作的重要性,重新建立社會信任的連帶關係,以便共同渡過這個困難的階段。
總而言之,即便在不景氣的打擊下,台灣最可貴的仍然是個人所享有的自由,以及民間自行爭取到的自主空間,這裡面蘊含著無窮的潛力,如果能在知識和寬容的基礎上,靜下來認真地思考台灣的集體命運,那麼其實在「拼經濟」之外,民間力量還有好多事情可以主動「打拼」的。
(作者為政大社會系教授,澄社社長)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