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社國是諍言的迴響
文/顧忠華(政大社會系教授,澄社社長)
澄社日前面見陳水扁總統,遞交「國是諍言」,並於事後舉行記者會,轉述會談內容,引起廣泛的注意,餘波至今仍盪漾不已。
先不論媒體和在野陣營的各種詮釋,官方最新的回應,是陳總統於六月二十七日出刊的電子報中,發表「諍言求進步」短文,強調「也許行政部門有人對學者的諍言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阿扁則正面來看待與知識界這場理性的對話,因為有理想,因為堅持改革,我們才能不斷反省,不斷進步。」站在澄社的立場,我們對於陳總統能夠以正面思維來聽取澄社的諍言,表示欣慰與肯定,當然,如果行政部門對諍言內容有所誤解,我們也希望能夠積極澄清,而非憤憤不平,誤將改革的助力變成阻力。
執政者應當明白,澄社的直言批評所以能鼓動風潮,是因為一般民眾本來便對權力抱持著不信任的態度,當若干跡象顯示政府的政策與用人不盡合情合理時,澄社諍言適時地滿足了「代言」的功能。過去在威權時代,大家對特權橫行敢怒不敢言,加上資訊不夠透明,常任由資源分配者為所欲為,無從制止。政黨輪替後,民眾望治心切,加諸在政府身上的監督壓力,可能遠遠超過舊政權數倍,如果行政部門不能細心體察這種環境的變遷,加強對內的協調與對外的溝通,自然會不經意製造出種種爭議性的話題,一而再、再而三地減損了民眾的信任。據聞行政院及總統府原先皆有定期舉辦記者會的規劃,但不知何故皆已取消,難道政府如此害怕溝通?拒絕公開說明政策背景與用人考量的結果,只會增加流言的散佈與不負責任式評論的殺傷力。從西方的制度演進可以發現,資訊公開是爭取信任最重要的基礎,台灣的民主改革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民眾「知」的權利無法伸張,即使政府再怎麼表明清白,仍會被認為做了見不得人的事,而信任一旦崩解,想再重建就難上加難了。
「民主之弊,惟有用更多民主來加以救治」,這是西方民主先進國家的經驗,台灣目前的困境,是大家對民主的理解僅僅停留在選舉投票的層次,還沒有擴散到所有的生活領域。澄社國是諍言一開始便表明,我們的作為除了善盡知識份子言責外,更期待能開展超越黨派利害的「公共論述」,讓「公民社會」的理想能真正落實。為了追求這樣的目標,社會成員必須反求諸己,儘量克服許多不利於民主發展的條件。舉例來說,台灣有不少叩應與政治評論節目,可是其中充斥的是黨同伐異的煽動性言論,而各種社會組織,包括學校、宗教團體、非營利組織、企業、甚至政黨,似乎都缺乏內部的民主治理機制。其中最荒謬的是:政黨本應該是民主的承載者,然而台灣的主要政黨在現行「人民團體法」的放縱下,根本可以無法無天,聽任許多「反民主」的內規與習性存在。如果政黨
(不管是執政黨或在野黨)
本身不徹底民主化,極有可能行事只崇尚權謀,完全不尊重民主的遊戲規則。此次立法院行使同意權如此荒腔走板,未嘗不是一種警訊。假使這類情況得不到改善,不信任將可能擴散到各式各樣的社會關係,最後在內鬥內耗中埋葬了一切進步的機會。
總之,澄社的諍言不止是針對主政者,現代社會的權力分布已經非常多元,我們希望任何個人與組織,都能善用權力,擴大改革的深度與廣度,讓改革的力道能一點一滴、紮紮實實地貫注到政治、經濟、教育、法律、社會的各個層面,促使台灣真正的脫胎換骨。這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而是我們每個人為了自己、為了下一代責無旁貸的承擔。如果有人只把國是諍言當做鬥爭的武器,那就太辜負澄社的一番苦心了。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