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國家藍圖、政策與新路

文/瞿海源(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台大社會系教授)
2000.9.05 中國時報


在總統大選時,陳、宋、連、許四位候選人都提出了洋洋灑灑的政策白皮書, 其中任何一個人當選都應該將競選的政策白皮書轉換成可施行的政策。同時當選者也應該 參考其他候選人提出的政策興革建議。陳水扁先生當選了,就應該儘早有效地去從事規劃 ,將他的「國家藍圖」轉化成新政府的政策。這比兌現三三三、五五五支票乃至掃除黑金 、災後重建更為重要,因為新政策的擬訂和執行是國家發展的根本。在轉化過程中,必然 要將可行性、成效、代價評估清楚,更要尊重憲政體制的運作,即最後仍由行政院確定最 後的政策。於是關鍵的問題,就在於總統府、行政院要掌握相對的角色,同時執政黨也應 有其特定的積極角色。

 至目前為止,我們沒有聽說新政府在進行全盤的擬訂新政策的過程,掃除黑金、災後重 建以及知識經濟可能是三個比較特別的政策,正在擬訂或已在執行,其餘的尚未聽說有什 麼動靜。不過,總統府倒是成立了三個諮詢委員會或小組,即跨黨派兩岸小組、科技諮詢 委員會和國家人權諮詢小組,兩岸小組爭議雖多,但為台灣整體國家安全著想,確實有其 急迫性,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成立是陳總統競選及就任時所承諾的,成立諮詢小組來規劃, 也是應該的,但是不應該請副總統來召集,因為受政治迫害不一定就真的了解人權,同時 這個小組和後來要成立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應該是由民間人士組織起來。至於科技諮詢委員 會的成立,我們看不出有什麼急迫性,更不認為完全外行的呂副總統可以召集這個需要專 業的組織。呂副總統似拿兩岸小組來比擬自己雖外行但適任,甚至以科技小組真正跨黨派 來暗諷跨黨派兩岸小組。

 要將國家藍圖轉化成政策,可能有兩個做法。一個做法就是由總統府進行進一步的評估 和規劃,提出政策建議,送交行政院做為重要的政策依據,但行政院相關部門必須進行更 深入的研究評估,可做必要的取捨和修改。另一則是由行政院本身就國家藍圖進行研究評 估,有效轉化為可施行的政策。

 採取總統府負責轉化的工作,就要有周詳的考量,認清總統在憲政體制上的角色,可以 主動提出政策建議,但不宜交行政院照章執行。陳水扁國家藍圖共提出二十四項政策,包 括教育、國防、外交、文化、兩岸、婦女、財金、宗教、原住民、客家、司法、政府再造 、治安警政、反黑金、科技、環保、公共建設、憲政、產業貿易、中小企業、農業、勞動 、災區重建等等。如果總統府真的有意成立諮詢組織來將藍圖轉化成政策,似乎應該成立 二十幾個諮詢委員會,或至少規劃成立若干重大政策的諮詢組織,為什麼現在單單就突然 要成立規模龐大的科技諮詢委員會,令人不解。

 科技諮詢委員會執行長黃昭淵為科技諮詢委員會的定位和任務日前在時論廣場撰文提到 「總統科技諮詢委員會的定位為整合政策與計畫之釐定,工作範圍涵括願景至目標;行政 院科技顧問小組則著重策略之研擬,國科會負責方針的訂定,行政院所屬各單位則分別負 責目標、計畫與執行業務」,他認為「既分工又整合,脈絡相承,既無權責不分與『疊床 架屋』的疑慮,反而更能在總統全盤考量下發揮功能」。黃教授這種說法真的是自己點出 了政府權責的大問題,好像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是最高決策,訂願景和目標,行政院科 技顧問小組就依據願景和目標去訂定策略,國科會則進一步規劃方針,行政院各單位負責 計畫與執行。經過這樣一調整,看起來上下關係清清楚楚,其實是嚴重違反憲政體制的, 擾亂整個既有的科技行政體系。

 依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執行長黃昭淵教授的說法,這個委員會恐怕會成為非法的科技 政策的決策機構,實在該馬上撤銷、停止籌備。新政府,尤其是總統應該認真考量所有重 大政策的研擬,最好是根據國家藍圖,結合總統府、行政院和執政黨的力量和智慧,全盤 擬訂新政策,找到真正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