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積極提供公共論述空間  

文/瞿海源(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台大社會系教授)
2000.9.30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在過去二十多年間,對臺灣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實質而獨特的影響,在臺灣整個歷史發展上有異乎尋常的貢獻。在戒嚴末期,中時、聯合與自晚三個發揮輿論的力量促成解嚴及民主改革的主要媒體。三報都在言論上推動民主改革,但各報個性不一,時報比較開明自由,自晚批判性強,聯合稍嫌保守。三報都對自由派學者相當尊重,不過我個人在感覺上總是覺得和中時和自晚比較契合些,這兩個報社的主持人和學者很親近,特別是余紀老,常常讓人覺得他是以朋友相待。

 在七○年代以前,知識份子多半靠雜誌發表議論,報紙言論基本上是封閉而威權的,不開放給開明自由派的學者。到了七○年代後期,民間獨立雜誌多半已消失,八○年初盛極一時的黨外雜誌雖在民主改革過程中有很大的貢獻,但也多不合學者論調。於是,這三個報紙就成了自由派學者發表言論,持續而堅定推動民主改革的主要場域。所以我一直肯定三報報導臺灣民主政治發展的貢獻。在感覺上,中國時報是推動改革的主力,自晚和後來的自早是強而有力的游擊手,聯合報大體上也是促進改革的一支力量,只是有時會倒退。也因此,聯合報先後受到知識界的譴責乃至社運團體發動退報。

 在解嚴前,聯合報創辦中國論壇,中國時報也創辦時報雜誌,是兩個重要的論政刊物,對台灣政治社會的自由化和民主化也有很重要的影響。前此自由中國、文星、大學雜誌的論政空間在最關鍵的改革時刻已不存在,中國論壇、時報雜誌,加上黨外雜誌就形成了另一組混成的改革力量。我個人曾先後參與時報雜誌社會觀察專欄輪流撰寫的工作,有一段時間還受邀和其他三位學者為時報雜誌寫每周評論。

 時報也舉辦了許多研討會,其中令人最難忘的是棲蘭會。那時我還年輕,卻受邀參加有大師級余英時教授、楊國樞教授、林毓生教授、胡佛教授等參與的研討會,獲益極大。那幾天在大風大雨中做學術討論,讓人更覺印象深刻。也還有幾次研討會都很有意義,那種學術與現實政治社會問題結合在一起的討論,學術界那時還很少舉辦。其實聯合報也舉辦過不少類似的研討會,可是我參加得很少。似乎和時報特別有緣。

 在解嚴前,當時報紙還只有三大張時,三報幾乎每天都推出二或三版專欄,自由派學者撰稿比例不低,但是到了解嚴後不久,除了自立報系外,兩大報幾乎同時撤除二或三版的專欄。說實在,學者專欄,尤其是自由派學者論政的力量就小了許多,現在也只能是眾多民意的一部分。余紀老對二版專欄似乎很懷念,在前年九月就規劃每周在二版開闢二千五百字的大專欄,籌備了很久,最後邀請我寫了第一篇,本來第一是邀香港一位名家寫的,他臨時生病,我受邀隔天交卷。不過,這個計畫在我寫了一篇之後,好像就停頓了,或許當時還在試驗。這個星期專欄現在已穩定每周在二版刊出,幾位作者常常提出深入而有見地的分析評論,極有價值。我雖未再受邀參與,但非常肯定這個做法。目前專欄都限定在一千二百字,長期會造成不深入,而只是意見表達的毛病。寫到這裡,想起去年為張灝院士爭取兩千字的空間,我在時報做編輯的學生毫不通融。這個短篇政策似乎應該有一些彈性。

 在一九八九年澄社成立,創社社長楊國樞教授和時報談好,在時報開一個專欄叫「澄思集」,據說專欄名稱還是肇公取的。可惜這個專欄的刊出一開始就不順利。單單是第一篇楊教授寫的我們為什麼成立澄社,在交稿後一個月才刊出。我當時負責這個專欄的約稿工作,後來也歷經辛酸,最後是先被撤除專欄名稱,後來就完全停掉了。說坦白,時報從來沒有給任何團體機構掛牌的專欄,澄社破了例,也就很難維持。

 時報關懷社會政治發展,我們也常對時報有所期待。一九九六年三月間,當時我擔任殷海光基金會董事長,深深覺得李登輝在黃昆輝協助下大力推動心靈改革是很倒退的做法,就約了基金會的前後秘書長錢永祥教授和顧忠華教授,花了近兩個月時間,就哲學、歷史和社會三個角度寫成反對心靈改革的長文,那次真的是一萬字左右的萬言書。和時報聯繫,陳總編同意以整版在五月十日刊出。這是今年澄社「針砭新政府」的芻形。後來在九七修憲時,自由時報也曾答應全版刊出有關修憲的完整論述。今年八月二十日,中時、聯合、台日和明日報要求在記者會前得到針砭新政府全文,結果刊出一整版,明日報則在當天下午全文上網。這對知識份子認真論政是很大的幫助,也對社會政治改革有非同尋常的影響。我們也希望時報以後多考慮這樣的彈性做法。有時抽出一整版也不見得會有什麼損失,相對的卻有積極的作用。當然這也不是每週都需要的。

 中國時報在創辦時十分艱辛,到了近二十多年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平面媒體,對台灣政治社會經濟的改革和發展有深刻的影響和實質的貢獻。在提供民間論壇空間上,時報在八○年代的貢獻似乎比現在大了許多,也許是社會自由化,也許是社會多元化了,但是社會還是需要比較大比較完整的論述和評論,現在時報的每週專欄是一個好的規劃,以後,報社若能靈活地提供寬裕的論述空間,讓評論分析更深入更完整,應該會對社會政治發展有積極的作用。本諸所體認的時報的改革精神,在時報成立五十周年時,不盡說恭賀討喜的話,還提出了不少批評,時報的朋友應該不會見怪吧。

 在輿論界,中國時報本身一方面吸收了許多優秀的人,在另一方面,時報人才外流也形成了進一步擴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