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會把世界「化」成什麼?
顧忠華 (政大社會學系教授)
台灣已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這是「全球化」的一個具體成果。只是隨著世界政治和經濟情勢的變化,世人們對於「全球化」的想像產生了相當大的波動,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之前,即使全球經濟已經陷入低迷,但是大家仍然期待這只是景氣循環的現象,美國應該很快便能脫離谷底,重新帶頭促使全球經濟欣欣向榮。而在美阿開戰後,這種樂觀的心情就算沒有完全消失無蹤,至少也蒙上厚厚一層陰影,二十一世紀的起步竟然如此不堪,未來更充滿了不確定性,著實讓許多趨勢專家跌破眼鏡,連帶地,走紅一時的「全球化」概念也栽了個大跟頭。
不過,「全球化」概念不一定會因此被棄如敝履,反而可能因禍得福,令世人開始認真省思它的複雜意義,不再一廂情願、單面向地去強調經濟和科技的成功。這時候,社會文化、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種種深層問題,得以逐漸浮現,人們不得不問:「全球化」究竟要將全世界「化」成什麼模樣?歷史的仇恨、文明的衝突是減弱還是擴大?所謂人類的「普世價值」是否存在?這些不僅僅是學理上不同觀點的論戰,更攸關到日常生活的實踐,也使「本土化」和「全球化」之間的相互滲透關係不斷地產生新的內涵。
事實上,回顧人類在二十世紀的發展,已經提供了一連串的啟示,或許正是因為多數國家的領導階層過度忽視這些警訊,終於才會爆發如此嚴重的自殺式恐怖行動,引發了新世紀的第一場戰爭。我們知道,自從進入到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後,西方文化一支獨秀,令非西方的古老文明和傳統社會遭到莫大的開發壓力,紛紛走向「現代化」途徑。但是各文化繼受和移植現代制度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除了造成富國與窮國之間巨大的不平等之外,還夾雜了傳統和現代生活方式之間的對立與摩擦。另一方面,現代科技應用在經濟上,固然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早期的工業化卻也帶來了大量消耗能源、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副作用。直到一九七0年代前後,西方的有識之士開始反省到這種發展模式有著「竭澤而漁」的危機,有關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論述才逐漸蔚為風潮。
這股思潮針對西方的現代化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批判與檢討,指出不顧一切追求經濟成長的「唯發展主義」完全漠視生態平衡與分配正義,無法真正有效提高全人類的生活品質。最近許多國際會議遭到各個「反全球化」團體的激烈抗爭,可以看作是這些長期受壓抑力量的強烈反彈。簡單來說,「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拉鋸戰,還是圍繞著「發展」的目的和手段究竟是什麼?是只注重經濟成長,不顧人對人、人對自然的剝削,亦或願意多尊重文化並關懷弱勢,讓全世界的資源不致過度集中在少數富有國家,以免助長了族群、文化、地域間的對立與仇恨。
九一一事件,並不會就此扭轉全球化的趨勢,也不可能阻止WTO全球化的想像,似乎還停留在可以增加貿易機會、周遊全世界更方便等較為粗淺的層次,很少注意到「聯合國開發總署」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自一九九0年起即不斷發出「發展典範」已經轉換的重要訊息,並以「人類發展指標」(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WTO面對這一盤全新的棋局,主事者應該盡量沉潛下來,力求提昇視野,好好思索台灣的定位,方能真正以開創性的策略引領形勢,化危機為轉機。
(001/11/14)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