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母語教學必須有全面性的語言政策配合

文/紀駿傑(東華大學族群關係所副教授)
【自由時報】2000.01.24


自從教育部長宣布自90學年度起,國小學生必須從閩南語、客家語及多種原住民語等「母語」中選擇一種來學習之後,有關學習母語的議題再次的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支持這項政策的人固然很多,但是也有許多反對與疑慮的聲音,其中主要的爭議點似乎有兩方面:第一,學習「母語」是否會造成學童更大的負擔,以及影響小孩對於其它「更重要」語言,像英文的學習。第二,對於許多原本就以當前的「國語」作為母語的小孩,強迫他們去學習另外一種語言,這是否有必要,以及對他們是否合理?

面對這兩個質疑,我們首先來思考語言的功能。有些人認為,語言就是一種溝通工具而已,只要大家能用相同的語言溝通,社會、人與人之間就能平順的運作往來。對這些人而言,目前的「國語」已經能在台灣達到這個目標,英語則能適用於世界,因此母語的學習便是多餘的了。然而,語言除了是溝通工具之外,它更肩負著文化傳承的功能。語言最早的形成,其實就是人與自然(從命名各種動植物與大自然開始)、人與人互動溝通所產生的,而當不同的人群居住在不同的地理、生態環境時,他們逐漸的就發展出了不同的語言以及文化。

以居住在北美洲的伊努特族人(俗稱愛斯基摩人)為例,由於他們長年居住在冰天雪地之中,因此他們的語言中就發展出了二十多種描述「雪」的用語。這些用語存在他們的故事、傳說、口述歷史之中,因而我們也可以想像,如果有一天,他們都放棄了伊努特語而僅僅使用對於雪的描述很有限的英文,那麼他們這些豐富、獨特的文化傳承,便不可能清楚被表達與流傳下來了。同樣的,在筆者經常與原住民的接觸,往往碰到一些時候,原住民朋友在描述一些文化現象、動植物等的時候,突然便面有難色的說,「這個東西我不知道怎麼說,因為國語裡沒有這個詞。」其實,除了用語的不同之外,不同的語言,更是呈現了各自不同而獨特的族群文化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也正是因為地球上有這麼多不同的語言(約五到六千種),在差異中互相交流的語言文化,才能爆出更燦爛的文化火花,使得人類社會更加繽紛多彩。

因此,在面積不算大的台灣島上便存在著十多種不同的語言,這實在是我們很大的,需要善加保留的資產。過去由於國民黨專斷與不人道的語言政策,導致國語以外的各種語言迅速的凋零,這也是今天我們必須從政策上著手來避免這些語言走入歷史的原因。因此,學習母語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建立另一種共同的溝通語言,而是在於文化傳承的延續。然而,教育部的母語選修政策原意雖好,前述的兩種反對聲音卻也都十分真實,這其實是顯示出當前政策的不足與缺失所在。

首先,「母語」顧名思義,是小孩子從母親口中牙牙學得的語言,因此,強要一個從小就講國語,而家中也沒有任何人講國語以外語言的小孩去學另一個「母語」,這不但在邏輯上說不通,更是不可能有什麼實際效用的。相反的,如果將「母語」改為「本國語言」,並由學童自願性的選修,那麼學童才會真正有動機來學習,學習才會有成效。當然,光是這樣做,會想選修「本國語言」的小孩仍會是少數,因為家長寧可要他們好好學習國語和英文就好了,這也是前述的第一個批評所在。問題在於,學習語言除了要有適當的環境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這個語言必須被認為是「有用的」。國小學生風行於學英文,便因為英文被認為是「有用的」;母語推行了幾年仍沒有成效,主要原因就在於母語不被認為是「有用的」(大學、公職考試不考,就業不一定有幫助)。

因此,除非其它本國語言都被提升到和國語相當的地位,這些語言仍會被認為是比較沒有用,各種教學的成果也將極為有限。當然,這樣的政策,並不單是教育部,而是整個國家的責任。我們需要的,是將所有本國語言都提升為「國語」的地位,每個人都有權選擇使用任一種語言受教、進行入學與國家考試、恰公等,學校、公家機關等也不再以國語為唯一使用語言。而在有特別優惠的原住民考試方面,原住民也必須要能通過語言的檢定才能享受加分的優待。如此一來,這些語言才都會變成是「有用的」而能引發學童的學習興趣。

上述這些措施,雖然看起來困難度很高,但是我們應該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達成。也唯有如此,教育部推動的「母語」教學才不會引發那麼多爭議,同時也才有成功的可能,而台灣的各族群語言文化也才有傳承的曙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