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台灣文化保護政策的虛虛渺渺

余德慧(東華大學教授、澄社社員)

2002.08.21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台灣的文化保護政策一直很隱晦,就好像茫茫大海之中的一條不知駛向何方的小船,但是一旦發生一些社會現象,文化保護的魔咒就被祭起,例如基本學測英文分數的雙峰的問題,被歸咎於原住民文化的抗拒問題,賄選的問題夾雜著文化習俗的論述,以及漢字英通的問題,搞不定國際接軌與內在價值的衝突,甚至連少數民族的文化保護到底在做什麼,我想在台灣連文化領域的專家都看不真切。

文化保護不是靜態的事物,而是涉及三個層面的鬥爭或關鍵性的決定:其一,對文化詮釋權的爭奪,這涉及誰來掌控文化論述,哪些是文化論述的再生產機構最具影響力,以及文化論述對行動指導的資質;其二,文化的社會角力,也就是文化事物涉及經濟、政治等實質利害關係所構築的鬥爭,以及文化產業的實質利益問題;其三,文化的內在價值,主要以文化所揭櫫的價值獲得個體品嚐欣賞的內在價值。

任何文化保護都涉及這三個層面的交互影響。但是台灣的文化保護卻沒有明顯的政策對這三個向度進行規劃。若以目前台灣對各種文化(如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或更細氛圍阿美族文化、平埔文化等)的保護,都停留在表面的文化詮釋,文化價值既不深刻也不能普遍獲得共鳴,以及有氣無力的文化產業。

文化保護的動力,若總結前述三個層面,我們可以訂出一個動力指標,通常稱之為「文化抓力」。所謂「文化抓力」,指的是一個文化如何勾連到實際事物的作用力,而使得其內在價值與文化詮釋權彼此相得益彰,並引導社會力量的匯集,齊力演出。近年來最成功的文化抓力,以慈濟系統為最具標竿的作用:慈濟文化的詮釋權由證嚴上人所主導,將傳統的積功累行、行善消業的論述扭轉為內在自創的價值,因此,「功德」的「功」被詮釋為內在的美,「德」則為外在的肯定,一部「靜思語」將論述與行動勾連起來,將內在價值與行動的價值相互磨廝,使之引發信眾的社會行動,每次的社會行動都在信眾內心興起深刻的善性經驗,促發下一個行動,因此信眾的行動具有自生發電的性質,每做一次行動,就地即在內心興起一股提廝的力量。

相照之下,所謂「XX文化」等的「次文化」保護卻在這三個層面都顯得零碎不堪,甚至每推動一次活動,即耗損大量心力,後繼乏力。例如原住民豐年祭及其一例,許多豐年祭重視文化包裝,反而淘空該族文化的內在價值,政治權力的介入與資源的爭奪,反而使豐年祭無法獲得自發電的動能。另外,在各種文化虛假的保護口號之下,族群文化成了排外的圖騰與內在自己人爭奪資源的淵藪,搞得裡外不是人。

又如拿文化當作某些事物的原因,而造成相當多的智障。例如,英文學測的雙峰現象,被轉置到原住民文化對英文的排斥,其實兩者風馬牛不相干,有人宣稱數學不適合某某文化,因為該文化傳統上沒有數學,這更是胡扯。學測雙峰的問題,與城鄉差距有必然的關係,也與環境的「文化抓力」有關,鄉下的英文是抓不住實際事物的。以此類推,許多被熱情推行的「XX文化」本身即缺乏對實質事物的勾連,若硬是以文化包裝為之,也只是拖死狗而已。

更嚴重來說,台灣過度放縱文化多元,不但使得台灣的文化保護淪為民粹式囈語的犧牲品,對台灣經濟毫無加分的資質,同時也造成不必要的「次文化隔閡」——各個次文化相辦法爭取資源自重,不但與強勢文化的交融政策相抵觸,也在次文化之間興起不必要的爭戰,可以說是得不償失。面對這些問題,政府不能繼續再忽視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