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手機與核四 讓市場決定供需

文/吳聰敏、古慧雯、劉錦添(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2000.11.13【中國時報】



 核四要不要建與行動電話手機有什麼關係?按理說,應該是無關的,但是在台灣特異的時空背景下,這兩樣東西有一些奇怪的關聯存在。核四要不要建,大家都很關心。反對者的主要考慮是安全、核廢料處理、與發電成本;贊成興建的人,主要是擔心缺電與經濟成長受影響。

 所謂「缺電」,意思是有錢買不到。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幾乎聽不到有人抱怨缺什麼東西。電腦不會缺,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得到;行動電話手機不會缺,有錢就可以買得到;如果電腦、手機、牛奶、麵包等都不會缺,為什麼那麼多人擔心電力的供給不足?

 不過,以上的結論也許過度樂觀了一些,過去幾年當中,台灣的確曾經短缺過一些東西。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三年前行動電話門號還是一號難求。既然行動電話門號曾經如此短缺,電力是否也可以因為同樣的原因而供給不足?這值得檢討一下。

 三年前,手機門號的供給是由中華電信所獨佔。當時手機門號的黑市價格是新台幣三萬元,通話費每分鐘十二元。電信業開放之後,今天手機門號要多少有多少,而且手機價格與通信費與三年前真是天壤之別。

 目前行動電話門號為何供給不缺呢?原因很簡單:市場力量而已。「供給短缺」的另外一面是市場需求強。但是,廠商對於需求強的商品特別有興趣,因為那是利潤所在。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廠商紛紛投入行動電話行業,原因是其中充滿商機與獲利機會。手機的需求大,但沒有人擔心供給短缺的問題,因為投入此行業的廠商也很多。

 因此,若市場是開放的,需求再強烈也沒關係,因為供給必然對應增加。但是,當需求強烈,而供給受到限制時,即可能出現短缺。那麼,在什麼情況下供給會受到限制?以過去的例子來看,若產品是由獨占的公營企業所生產,短缺現象最容易出現。因此,台灣的電力供給在過去或未來若出現短缺,那是由於公營加上獨占所造成的。

 電力供給不足的問題如何解決呢?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增加電廠。循此思考,核四廠不能不蓋。但根據資料,台灣目前已經有十一家民營電廠通過核准,未來幾年內將陸續完工,加入電力供應的行列。在此情況下,我們納悶的是,為何還有那麼多人擔心供電短缺?看看三年來手機市場的變化,或許我們應該開始關心未來的電力供給會不會增加得太多?

 可能有人覺得我們在開玩笑,其實沒有。除了行動電話手機市場之外,台灣近十年來所有解除管制的行業都在在證明了這一點。十年前,銀行業管制解除之後,台灣增加許多新銀行。任何經常進出銀行或郵局的人都知道,開放與管制之間差異有多大。今年,汽油業之管制解除,中油公司面對台塑加油站之競爭,開車的人也開始感受到油品市場開放的好處。

 不過,不少民營電廠施工興建時,都受到當地居民嚴重抗議。看到這些報導,讓很多人懷疑民營電廠真的蓋得起來嗎?解除管制真的能解決電力短缺的問題嗎?

 蓋電廠時,當地居民若有抗爭,原因之一是土地徵收之補償是否合理。財產權出現爭議自古有之,並非現代社會的產物。任何進步的社會,包括台灣在內,自有一套保障財產權與解決爭議的制度。懷疑民營電廠能否成功興建的人,似乎是認為公營的台電公司比民營電廠更有解決紛爭的能力。我們的看法剛好相反。如果財產權制度本身沒有問題,民營電廠更有效率,也更有能力解決爭議。

 電力市場開放之後,台電也是眾多廠商之一。既然如此,讓台電蓋核四有何不好?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目前,台灣電力市場的管制僅是局部解除;民營電廠生產的電力不能自己出售,必須先賣給台電,再由台電賣給一般企業與家庭。台電是公營企業,其經營效率絕對不如民營企業。舉一個例子來說,過去台電興建核二與核三廠時,不斷追加預算,實際的興建費用是原始預算的二至三倍。另外,許多專家也都指出,台電目前的輸配電系統效率甚差。在市場競爭之下,任何民營企業若有類似的效率,早就倒閉了。

 因為沒有效率,台電的發電成本也會比民營電廠的成本高。電力市場開放經營之後,台電若加蓋了核四廠,我們預期其生產成本必然高於民營電廠。若民營電廠生產的電力還是必須全數賣給台電再統一銷售,則雖然民營電廠的生產成本低於台電,台電必然會把電價調高。既然我們原本有機會享受較低廉的電力,為何還要自己找麻煩?

 營運效率低除了使發電成本上升之外,更可怕的是它降低了核能發電的安全性。核能發電是否安全是核四爭議的另一個關鍵點。純粹就工程技術的角度來看,核能發電可能是安全的。不過,核能發電是否安全,不能單從工程技術的角度來評估。就實際例子來看,一九七九年美國三浬島核能電廠的事故是操作員的錯誤加上機械故障所引起的。

 三浬島核能事故之後,美國政府與民間部門的檢討綜合出一項結論:核能電廠是否安全,人的因素(human element )是主要關鍵。而所謂人的因素,包括現場操作員工、電廠經理人員、與政府管制機構。換言之,即使工程技術上沒有瑕疵,但現場員工、電力公司經理人員、或者政府管制機構人員任何一環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無可挽回的災難。一九八六年的車諾比核能電廠災難再度驗證以上結論。以上的結論讓我們對於台灣的核能發電是否安全又多了一層疑慮:因為台電是公營企業,而公營企業的效率如何,我們都心裡有數。

 因此,要解決台灣的缺電問題,把台灣的電力市場完全開放是最有效的辦法,蓋核四廠並不能解決問題。 (作者三人為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