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戒急用忍」錯了嗎?

文/王塗發(台北大學經濟學教授兼教務長)

2000.11.23



近月來,台灣又掀起了一波「西進」中國的投資熱潮。新政府也遭受極大的壓力要調整「戒急用忍」政策,準備開放三通。跨黨派小組則在努力尋求「一中共識」。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師孟肯定「戒急用忍」政策後,即遭受在野黨(泛國民黨)的強力批判。難道國民黨一下台,「戒急用忍」就錯了嗎?

早在1993年5月辜汪會談之前,有識之士就憂心忡忡地指出:長期而言,台商的中國投資熱將強化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嚴重威脅台灣的出口產業;它將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並使台灣喪失在經濟方面領先中國的優勢;它將促使台灣落入中共「以民逼官、以商圍政、以通促統」策略的陷阱。如今,這些令人擔憂的現象似乎都將一一浮現了。

台灣產品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自1998年以來就低於中國產品的佔有率的一半;在日本市場的佔有率更自1997年以來就低於中國產品的三分之一。根據中央銀行的資料估計,目前台商赴中國投資的金額已達七百億美元,而民間的估計則高達一千億美元。折合台幣,高達二兆二千億元至三兆二千億元被中國的黑洞吸走。台灣資金大量失血,當然會對國內投資產生排擠效果而導致產業空洞化。同時,資金大量外流也是造成股市失血,股價跌跌不休的主要原因之一。台商赴中國投資,由沿海擴張到內陸,由下游產業延伸到中游,再延伸到上游,如果沒有「戒急用忍」政策的稍微煞車,恐怕台灣早就產業空洞化了。

陸委會主委蔡英文擔心台商對中國投資形成單向資金外流現象,會造成台灣失血。她希望調整戒急用忍政策必須建立在讓資金回流的基礎上。然而,目前我們並無任何能讓台商投資中國後資金會回流的機制。台商投資中國,如果發生虧損,根本就不可能會有資金回流;如果產生利潤,便會繼續擴大投資,也不可能會有資金回流。因此,除非我們能建立一套週延的機制,從要求投資公司發放現金股利或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方面著手,否則資金是不可能會自動回流的。

其實,改善國內投資環境才是留住資金的根本之道。調整戒急用忍政策遠不如改善國內投資環境來得重要。而要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則朝野都有責任。新政府有必要繼續掃除黑金,以改善治安。同時也應積極推動改善生活環境的公共基礎建設,如全國的污水下水道工程,一方面可以改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又可創造生產與就業機會。又如災區重建工程更應加速進行。

然而,改善投資環境也需要在野黨的配合。如果在野黨處處掣肘,為反對而反對,甚至不斷地進行政治鬥爭,則造成政局動盪不安,投資環境便不可能有改善之日。例如,國民黨執政時反對將每週工時調降為四十四小時,但一下台後,便透過其掌控立法院過半數席次的優勢,一下子將工時大幅調降為每兩週八十四小時。這完全是意氣用事,故意給執政黨難看。結果讓企業界跳腳,也更加速驅動產業外移。事後國民黨才又希望此項工時調降案延緩實施。真是兒戲!

又如在行政院張院長於十月二十七日下午宣布停建核四廠後,在野聯盟(泛國民黨)認為此舉違法又違憲,但不循憲政體制進行倒閣或聲請釋憲以解決立法院與行政院之間的爭議,卻執意要推動罷免總統與副總統。即使在陳總統公開向國民黨連主席及全國人民致歉後,在野聯盟依然不肯罷休,還要繼續蠻幹到底。這是一場赤裸裸的奪權政治鬥爭!在野聯盟口口聲聲說是要安定政局,說是要代表主流民意。然而,百分之六、七十的民意皆曰不可,他們卻還要繼續蠻幹,這是代表主流民意嗎?罷免案的政治惡鬥,搞得整個社會雞犬不寧,人心惶惶不安,投資環境惡化,股市跌跌不休,傳統產業也連帶受創慘重。在野聯盟究竟是在安定政局,還是在製造動亂?

當國內投資環境因政治惡鬥而無法改善之時,又調整放鬆戒急用忍政策,豈非是要將台灣加速推向「一個中國」的懷抱!難道這是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的意願嗎?

(作者王塗發╱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教授兼教務長、澄社社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