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電視台與客家文化
黃瑞祺(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澄社社員)
中國時報 2003年七月六日 第十五版 時論廣場
客家電視台開播了,其意義不只是又一家新的電視台開播了。站在客族立場,固然有被尊重、被肯定的欣喜感覺,這幾乎是史無前例的;站在台灣的立場,如果肯定多元語言、多元文化的價值,也會慶幸一個代表弱勢族群的電視台的誕生。期望這個電視台能繼續茁壯,甚至進一步刺激其他客語電視台或客語節目產生,真正促進客語的活化。
客族顧名思義在歷史上遷徙頻仍、到處客居。在此過程中遭遇排外、欺生在所難免,故練就高度適應的能力。過去其適應能力的第一課就是隱藏客族身份,假裝是閩南人或外省人,混跡在閩南人(所謂「福佬莊」)、外省人之中生活,有些人久而久之不但忘了自己原來的語言,有的人幾代下來甚至忘了自己原來的客族身份。這種遺忘本身就是一種適應能力,如果隨時記得自己原來的身份及語言經常會妨礙其生存適應。我看過太多外出的都市客家人說閩南語或國語比說客語好多了,能說道地的閩南語或標準的國語和他們的事業成功有關(至少在過去)。反之能說道地或流利的客語卻無助於他們在台灣都市新故鄉的適應生存。很多外出的都市客家人都傾向隱藏客族身份,有些人甚至小心翼翼地隱藏,生怕被周遭的人知曉,至於他們到底怕什麼,或許是長久流傳的種族偏見,或許是發生在親友之間的歧視遭遇,有的是刻板印象,有的是親身經驗。所以都市中的客家人常被稱為「隱形人」,若非不得已他們不會現身,甚至周遭生活圈中客家人之間也經常互不知道他們的客族身份。所以客家人在其族群身份而言,似乎顯得相當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外出的都市客家人更是明顯如此。
傳統上客族的認同模糊,幾代下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更談不上團結。近年由於選舉政治的刺激,族群意識逐漸覺醒,也逐漸意識到他們政治上的份量(台灣第三大族群,僅次於閩南、外省,同時也是倒數第二小族群,僅多於原住民)。不過總的來說,族群意識還是相當低,而且客族政治人物也分化得很厲害,各黨派都有,所以客族尚無法成為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還是一盤等待黨派政治力量操縱的散沙。換言之,還是歷史上的一個客體,尚無法成為一個主體,要形成客族主體性,一方面需要歷史機緣,另一方面需要主觀努力。客家電視台在此刻成立,客觀上和政黨競爭及總統大選脫不了關係,而在主觀上,固然可能成為操縱客族投票意向的機構,甚至被分化;不過也可能成為進一步凝聚客族意識,提高客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機制,事在人為,端視客族能否把握這個歷史機遇。
客語作為台灣的一種母語長期以來受到相當的壓抑(和自我壓抑),成為主要是私人之間交際的語言和家庭中的語言,鮮少作為公共討論的語言(例如在選舉時期客家地區的政見發表會或客家鄉鎮的議會)。因而長久下來,客語逐漸退化了,與現代觀念以及(全國性)公共事務逐漸脫節。客語的問題甚至嚴重到在家庭之外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說客語,也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聽到客語,年輕一代逐漸不講客語了,也沒什麼機會聽到客語了,更別說什麼客家文化了,客家語言文化面臨很大的危機,客語電視台可望能逐漸彌補這個差距及空白,這當然是長期的補課過程,所以電視台能否長期營運下去是至關緊要的事。
客家電視台的成立不論是出於什麼動機,我覺得都是應該歡迎的,值得期待的,雖然目前節目尚稱簡陋,黨派味濃厚,至少這是一個可以繼續改進的起點。以下就個人所見提出幾點淺見:
一、
電視台使用的客語應盡量生活化,充分利用現有的詞彙。由於長期被壓抑,客語可能缺乏詞彙來表達某些現代的觀念,必須從國語翻譯,可是我們經常發現很多新聞稿通篇都像是翻譯文(從國語翻譯成客語),即使是道地的客家人都是有聽沒有懂。
二、
四縣和海陸兩種客語在台灣都算是比較通行的客語,互相瞭解也不成問題,電視台可以兩種兼容並蓄(或者不同的節目採用不同的客語,或者隨人習慣採用不同的客語,或者按照其他的原則),不宜一開始就定於一。
三、 可以盡快開設call
in節目,一方面能讓大眾用客語討論公共事務,提高客家鄉親的政治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廣徵關於客語之說法、用法以及節目的意見。
四、
客家電視台和它的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乃至行政院、執政黨都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應遵循媒體自主以及黨政軍退出媒體的原則,讓客家電視台能獲得自主發展的空間。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