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鬥士的新使命:
從爭取參與權利到賦予參與能力
石世豪 (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教授 澄社社員)
自由時報 2003年八月二十六日 第十五版 澄社評論
二○○○年總統大選之後的政黨輪替,將台灣反對運動推向執政之路,群眾運動與體制改革兩條路線合而為一。三年後的今天,「公平正義(泛紫)聯盟」成立與朝野政黨分庭亢禮,則又標記出台灣民主政治另一座分水嶺:社會運動與政治運動開始分流、並且主客隨之易位,社會的多元價值也不再任由政治部門透過選舉結果定義何者為主流。
然而,正如同政黨輪替並非一蹴可及,政治與社會分立的辯證關係也不會在短期內定型。社運界方面,固然在新政府執政三年來從期待到失落、一再苦思社會實踐的政治定位,才有跳脫藍綠對立格局的自發性結盟。政治部門,尤其,多年以在野立場與社運界並肩作戰的民主運動人士,至今仍無法接受本身「改革」光環盡失的尷尬處境。
其實,解嚴前後、威權政治逐步崩解之際,民主運動人士帶領社運能量衝破各項政治禁忌,自身力量也隨之滋養茁壯。具體實例之一,就是政府對電子媒體控制鬆動同時,在野政治人物積極參與、以身相挺,為台灣社會打開一片黨政軍勢力所不及的開放天空。而今時過境遷,台灣喧鬧的電子媒體市場早就將老三台打進冷宮,少數黨、政聞人依舊眷戀媒體高位不去。報載蔡同榮可能在九月初以前辭去民視董座,看來,台灣民主運動先驅終究深知社會發展趨向,與其貪圖宣傳便利、不如放手讓媒體這個社會發展的關鍵機制自主成長。
當然,就人性的角度而言,終生奮鬥到頭來卻必須置身事外,情感上畢竟有如「強迫退休」一樣不易甘服。換個角度,從整體社會發展的廣闊格局來看,卻不難發現:當年帶頭為民眾爭取權利的時代已經過去,民眾也得以分享政治民主化的具體成果,所謂「功成身退」,如今更應該回過頭來呵護自己爭取多年的政治開放。
再就國家發展與隨之而來政府角色地位問題而言,加速國際化與資本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導致政治部門訂定總體目標的能力與正當性基礎不斷衰退;因此,政黨與政治人物「領導」民眾爭取政治權利的角色不再重要,甚至,連其「代言」民眾權益的功能也逐漸萎縮。如此的體制背景之下,沒有「暴君」可以放伐的民主鬥士,對抗「暴政」的方式自然不能停留在「負負得正」的消極思考框架中。「泛紫聯盟」給台灣社會的重要啟示之一,正是代議政治與總統選戰在價值議題上「空洞化」,民主政治必須再次轉型、為社會自主發展奠立制度基礎。簡而言之,以往「代理」眾人之事的菁英式政治思維,必須以「賦權」進而「賦能」的「制度保障」觀念取代。否則,二○○○年總統大選既然能戳破「治國最有經驗」神話,二○○四年的另一次政治檢驗,將會揭穿朝野政治人物的「代言人」面具。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