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教育改革沒有改到的

王國羽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 澄社社員)

自由時報 2003年十月二十八日 第十五版 澄社評論


      

教育改革可說是過去十年台灣最重要的社會改革工程。無論贊成與反對教改,回頭看看教育改革究竟改了甚麼?那些是教育改革沒有改到的?作者並非學教育的學者,也沒有親身參與教改的論戰,更不是家長,更非有意要捲入任何有關教改的論戰,同時更反對過度政治化解讀有關教改的內容與政治責任。單純的以一個公民的角色,關心台灣社會,討論教改議題。

首先教育改革究竟要改革甚麼?要達到怎樣的目標?教改要改的是教育制度中的升學方式或是我們社會對學習的態度?將後段孩子帶上來,這是當年比較容易記得的口號,問題是帶上來的目的是學習的態度或是升學的機會。作者認為,我們現在討論教育改革,太多的力氣花在技術細節的交相責怪與指責,卻很少有人將教改的過程所植根的社會結構與價值做有系統的論述。教育改革所面臨的社會,是一直以來封建思潮為主,視教育為提昇地位的手段,而非在意教育重要的是學習的態度與過程。如果教育改革要真正的成功,哪麼制度的重點不在入學方式的多元,而是重新規劃一個不以智力成績為篩選學校標準的制度。這需要大破與大立的勇氣與決心。目前政客們,在媒體上引經據典的討論所謂教育改革的失敗,如果我們仔細的檢視政客的論述,不過是侷限教育的思維在孩子學的多與少,但是真正的學習態度,積極、主動、批判與獨立自主的學習,卻是目前教改無法做到的,因為太多的家長,在意的是新的教改制度,是否影響我自己孩子的升學機會與管道,而不問教育的本質與目的是甚麼?

另一個教育改革沒有改到的國民的基本習性與尊重他人與自己的態度。易言之,我們談的教改,如果仍侷限在細節,不問我們教育改革的目的替台灣這個社會究竟培養那一種的國民與公民,那麼教改怎麼改,永遠都是升學與教學制度的智育部分的討論,忽略對國民基本習性與公民性格的養成,未來台灣多的是可以繼續在當前學習環境生存的下一代,少的是對這個社會有責任與肯奉獻的公民。我們只要看看出入公共場所的兒童,豪無忌憚的叫囂、奔跑、喧嚷、哭泣的行為,與這些行為背後,無視他人存在而不制止的父母,就知道我們下一代的國民性格是如何?教育改革沒有改到的是國人的重視維護自己的私領域,任意忽略公共領域的重要性與公領域中的參與。生活教育更勝於知識的傳授,無法做到身教與言教合一的教養與教育態度,教育改革只是制度皮毛的爭議,移植與複製別的國家的教學方式,忽略本身社會的國民性格與文化特質,這場教育改革終究只是讓根本的國民性格養成問題,拖延與被忽略。

教育改革強調的是多元的價值,尊重差異與包容。可是教育改革在高等教育部分卻是愈改革愈單一,單一的標準衡量每個人的貢獻與成就,讓高等教育的改革,朝向部定標準發展。我們可以在入學管道的多元化,花上大筆的力氣改革以前的制度,高等教育的改革卻少見公共論述與參與。如果我們認為公佈學測成績組距,採取單一標準篩選學生入學是不人道且慘忍的事,哪麼用單一標準評量大學教師的表現是不是更為不可致信?教育改革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可能達成開放與大學量的增加,這對台灣社會究竟產生甚麼影響,更值得我們深思。今年的諾貝爾獎項的公佈,無論那個領域的得獎人,都是在各個領域中,深耕養成多年的學者,學術的道路是寂寞且充滿挑戰的,可是教改卻是大鳴大放的在這條道路中,強迫走在路上的人,不得不為生存而走短路。教改真正的改革是否能讓這條路更有人味,值得所有的人深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