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客家歷史文化
黃瑞祺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澄社社員)
自由時報 2003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十五版 澄社評論
中壢的中央大學今年成立了客家學院,
而新竹的交通大學以及苗栗的聯合大學據聞都有成立客家學院的計畫。這三個大學都位於客家人聚居的城市,就近研究客家文化可得地利、人和之便。這些好消息雖然來得有些遲,不過還是很值得期待的。之所以說有些遲,甚至可以說太遲了,了解客家人的人都知道,台灣雖然有大約二百萬的客家人,但是客家語言文化其實已經凋零了,主要可能只存在於老人身上了,中年以下的客家人多不懂得客家的歷史文化了,能說的辭彙也不多了。有些客家人甚至完全不會說客語了,真個是「兒童見面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生活周遭的客家人大都隱名埋姓,互不知道,即使知道了、遇見了年輕人相互之間大都只能以國語溝通。而且由於缺乏專責機構負責,相關文獻也一直未能有系統蒐集。了解客家人及客家文化者大概都有相當強烈的危機意識。
搶救客族的歷史及文化此其時矣!
這種狀況其來有自,客家人在台灣雖然人數不少,但政經上始終居於弱勢。客家人為了適應求生存,經常要隱藏起自己的語言文化,而學習強勢族群的語言文化,以免受到歧視,影響到生存發展。久而久之,許多客家人逐漸忘記了他們的語言文化,幾代下來,甚至忘記了他們的客族身份了。大的政經結構若沒有改變,客族的社會地位很難改善,「客家人」甚至被污名化,客家文化也沒有生機了。在民主時代人數與政經力量會成正比,因為是用投票數人頭的方法,而在威權時代則未必,少數族群統治多數族群,且壟斷國族資源者所在多有。在民主化潮流之下,政經結構改變了,客族人社會地位提高了,不需隱藏身分了,甚至許多政治人物都自稱是客家人,以爭取客家人的支持。
在這百年難得的機遇中,客族歷史文化出現了一線生機。如上所述,多年來客族文化逐漸被遺忘,逐漸失落,雖然有些民間研究者的努力,卻一直未被學院充分接納(雖已有課程及研究中心的建制)。納入大學成為其中的一個學系或研究所代表被社會制度所接受及支持,具備充分的合法性。現在乘民主之勢,客家研究遂能堂而皇之進入大學殿堂,獲得保存、研究。
多元文化的理念蘊含不同之族群、不同之文化之間「和而不同」,也不必勉強求同。文化多樣性跟生物多樣性一樣,本身就是一種價值,遑論它們還有其他的功能。若要保存文化的多樣性一方面應節制主流文化的文化沙文主義,另一方面則應扶助弱勢族群及文化,避免其滅絕,進而減少強弱文化之懸殊,庶幾不同之族群、文化之間比較可以平等對話、互動,以促進整體的文化生活之豐富多樣。就台灣多元文化之現況而言,客家文化和原住民文化都有文化危機,亟需重點保護,不僅是為了這兩種文化本身,而且是為了保護台灣的文化多樣性。在現代世界這已成為一種新的人權了,即「文化權」。
當然在這大好形勢中也有隱憂。在短期間內要成立幾個客家學院或研究所,合格教師師的來源和優秀學生來源恐怕都會發生問題,應及早協調設立和招生的時機。但無論如何應發揮客家人刻苦耐勞的精神,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把這幾個機構辦好,否則客族百年的期望將落空,台灣多元文化的理念也無從落實。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