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這樣的火車只有台灣人敢坐

劉仲冬 (國防醫學院醫療社會學教授 澄社社員)

自由時報 2003年十二月十二日 第十五版 澄社評論


      

11月23日晚上九點,一輛貨車卡在雲林附近的鐵軌上,自強號擦撞上,處理完畢走了,過了30分鐘莒光號經過又撞上了。新聞報導時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因為沒有死人,所以第二天新聞過去,也就被社會遺忘。
我們的社會非常健忘,一次次更大的意外災傷也都如過眼雲煙,不復記憶。但是個人認為火車發生連續車禍這樣的事情,雖然沒有流血賠上人命,背後隱藏的危險,卻是不可小覷的。火車應當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近來因為汽、機車駕駛爭先恐後、互不相讓,闖平交道發生車禍的事頻傳,火車車禍變的不稀罕了。
記得以前有人說過,因為汽車不是我們發明的,所以汽車很容易引進,但是與汽車相關的文化及使用汽車的態度卻沒有進來。我們開車從來不保持距離,如果保持安全距離,後面的人就會按喇叭,要不就有人插進空隙來;看見黃燈、甚至紅燈都要趕快搶越,否則後面的車會撞上。。。這樣的說法證諸其他後進國家,如巴西、義大利。。。似乎頗有道理。
台灣過去汽車車禍多,造成眾多傷亡,慢慢看慣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大家不再以為意。如今對火車車禍,似乎也漸漸麻木起來。
很多老電影裡都有英雄人物舞動白色襯衫阻止火車車禍的情節。現在不但通訊設備比以前好太多,火車或平交道也都設有阻止火車的緊急按鈕。發生在雲林的連環車禍,難道30分鐘之內,都沒有一個人,包括處理前一輛自強號車禍的人,通知一下控管部門,叫下一班火車不要經過?由此看來,我們的火車管理系統可能發生了問題。如果管理系統出問題,那麼這件事就不是單一意外,而是隨時都可能再出現的狀況。如果連最古老安全的大眾運輸工具,都隨時可能發生危險,我們還有什麼資格稱為一個現代國家。
發生了重大交通事故,我們似乎從來不檢討改進,最大的訴求就是叫交通部長下台。受傷死亡的人,大家認為他們運命不濟,下台的部長也是官運不佳。如果一切都歸諸運命的話,當然就不用檢討了。
不錯,世界各國都有災難發生,但是不討論發生的頻率、嚴重性,也不檢討發生的原因,更不用提防治,反而歸諸個人命運,才是我們的問題所在。
我的一個做飛機場冷氣工程的親戚告訴我,他們聘請美國原廠技工來檢修機器,一定要先搭工作檯。拆零件時,每個螺絲都仔細標籤,做完了螺絲不多不少,一個都不會剩下,我們的員工覺得美國人好笨。因為我們的技工快多了,三兩下清潔溜溜,只是做完以後地上剩(省)一大堆螺絲。雖然如此,好像如果有機會選擇,價錢差不多的話,國人還是願意買外國貨。出國也比較想撘外國航空公司的飛機。
車禍發生的原因往往不只一端,道路設計不好、照明不佳、視線不良、車輛保養問題、駕駛人為因素、管理系統出問題。。。即使檢討也不一定能犛清真正原因,做到百分之一百的防治,但是不檢討卻萬萬不行。
火災、地震、土石流。。。我們的日子像住在炸彈上。如今連火車也如此,再不改進,我們只有回頭去坐牛車,才能確保安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