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我們的社會福利真的「進步」了嗎

張世雄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澄社社員)

自由時報 2003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十五版 澄社評論


      

社會福利「進步」與否的答案,端看我們從什麼角度和判准來評斷。如果只是看得到,卻享受不到,相信多數人給的答案,當然就會是否定的。然而這種似乎直覺的答案,很快就可以被一些學者專家所否認。根據許多國外研究佐證,戰後國家的社會福利支出水準和社會福利實質保障間,呈現著正面關聯的經驗性法則。三年來,我國社會福利支出水準是在不斷地提高,也因此國民黨籍立法院副院長江丙坤先生稍早在國民黨智庫的內部報告中,將社福支出列入台灣經濟衰退的頭號戰犯清單。這好像歪打正著地「證明了」我們是「進步」的。
的確,縱使阿扁總統早在就任的第一年就(表面上是被迫)喊出「經濟優先,社福暫緩」的口號,但我國實際的社會福利支出卻年年不減反增。這是否意味著我們的總統食言而肥呢?應該也當然不是。
在各種不同場合中,社會福利學者專家們都能慨慨而談地指出政府的「不作為」努力,導致各項社會政策和福利制度不等程度的停滯、倒退和嚴重失能。例如福利服務地方化和經費設算制度的施行結果,讓中央社政機構無力節制地方政府的福利預算編列和實際作為。而各級政府極力倡導和推行的公辦民營或契約外包,早成為跨黨派各級民意代表相競「為民服務」的項目,直、閒接經營及支持的「『福利』機構」、「社區協進會」或「『非』營利組織」。那不僅吸收了絕大多數用來增進「公民社會」發展的政府資源,且扮演了收編民間自發獨立組織的金權機制(「吃」還是「不吃」的難題)—包括對社區大學的消極排擠,或對身心障礙者、原住民等弱勢團體經費的政策性交換。執政和在野精英團體共同的經濟優先,社會大眾和弱勢團體的福利暫緩,這一階級不平等界線的擴大,從政治的而經濟的,一直延伸到到社會的不平等連鎖運作。
如果總統的確不會也不曾食言而肥,反過來說,那就是繼台灣經濟奇蹟個案突破了拉丁美洲的依賴理論限制之後,國際社會科學的經驗法則再一次地在台灣被「否證」了。這一具有決定性的否證個案的發現,一如澳洲黑天鵝的發現,改變了天鵝都是白色的經驗法則,台灣則直接挑戰了戰後福利國家發展的經驗研究法則。這結果的影響,將是十分重大的「社會研究典範的轉型」。也就是說往後社會福利研究的基本典範:簡單地用社會福利支出水準來代表一個國家社會福利制度發展的努力程度,已因此嚴重無效而被迫必須改弦易轍。「拿出數據來」的研究方法,在「虛擬」的進步政治下徹底無能化:不斷地顯現「福利影像」,卻挖空了「福利牛肉」的兩面手法,或許又已「創新」成為世界第一個「虛擬政黨」。
近年來,各種(新)制度主義或是質化研究的方法論挑戰,早在學術界中展開戳破經驗表象的「虛幻」法則建構。然而對於看得到卻享受不受的社會福利擴張,卻尚未能有重要的系統批判。於是,我們看到的一幕幕,是立法院朝野共同支持「老農津貼暫行條例修正草案」提高給附金額一千元,也意味著增加八十一億福利支出給七十一萬人(選舉人及其家庭);全民健保從明年元月一日起(才)停止徵收門診高診次與門診檢查、檢驗(使用者)部分負擔,短收的二十八億受益將有二百多萬人,這種連Sars風暴都沒有戰勝過的「健康不平等機制」只在選舉前低頭;十萬擴大公共服務方案的短期勞工可領「從不敢想的」五千元年終紅包的利多放送,搭配行政院副院長對勞委會緊縮外勞政策的怒斥,說明了沒有人能保證他們下一個工作機會在哪裡的現實。對於這些「虛擬進步的」福利大放送,我們是吃還是不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