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2年九月三十日 第十五版 時論廣場

社會改革政治地基的塌陷

張世雄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澄社社員

電視畫面上被媒體「娛樂化」的新聞,每天不斷重複播送著矛盾難解的社會劇情。年消費額百萬的貴賓們,在廠商豪華的接待下,一一進入保全嚴密的大樓內,享用和演示他們巨額消費所附帶的「有閒階級」共同慶典。夾雜在眾多八卦新聞和官商勾結報導之間的,則是連串的失業、家暴、自殺、搶劫、詐欺、綁架、謀殺,或是反健保雙漲以及爭取教師尊嚴的集體抗議行動。似乎對於社會改革的無力感和受挫感,正逐步地蔓延著。許多被壓抑和沒有出路的社會不滿,暫時只能化為冷漠的嘲諷和消極的抵制。或是一面將逼人的社會現實「幻覺化」為事不干己的娛樂情節,一面則用更多的八卦新聞和消費模仿行為,來當替代性的填充物或安撫性的奶嘴。

隨著當前政府日益解除管制的經濟情勢,更多的心理性不安、社會不平等或集體重分配困境,都被官方定義為國家轉型和提昇競爭力的必要代價。這結果卻是需要動用更多的管制警力和限制行政,來處理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以配合這一波經濟解除管制行動的功能需要。相對的,人們對於企業財團、地方派系與政府間日益加深的「夥伴關係」,反而不得不持著高度的不信任和質疑態度。這或許會讓許多關心人士產生相當大的迷惑。這些日益惡化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文化問題及其客觀紓解的指望,不正是兩年多前人們選擇新政府時,所賦予的重要理由和最深的期待嗎?為什麼這些期待和選擇改革的社會大眾,現在反成了被改革的對象和阻礙新政推行的石頭?而一個日漸失去社會支持力量的政治經濟改革,要如何來落實其公共政策主張,並實現增進人民福祉的政治承諾?
我們很難忽視的一項事實,就是當前社會改革的政治地基正在塌陷著悁p果我們不願正視其存在,並給予適時地補救和加強的話。雖然泛藍陣營內部的利益角逐爭奪,已經自我削弱了反對勢力的凝聚。然而泛綠聯盟本身的裂縫,卻隨著勢力的逐漸穩固而加大。這個裂縫的產生,表面看來是發生在李登輝先生和阿扁總統間的一些改革觀點分歧。從晶圓廠的開放到農會信用部改革的意見衝突,萬萬不能只是解讀為手段上的差別,並試圖用同樣都是為增進台灣人民福祉的共同目標來掩飾。相反的,新政府正沿著新資產階級尋求自由流動機會的擴大,而逐步限制中下階級的民主參與和基本保障要求。現在經濟自由化所引發的種種社會問題,被認為只有更加的自由開放才可以解決。相對的,民主參與的落實和更進一步的民主化,被視為是沒有效率,甚或是阻礙性的選擇。
如果說這個問題不能獲得即時的彌補或解決的話,又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呢?過去國民黨本土派和中國派的路線分裂,為民進黨社會改革論述的崛起鋪路。而今民進黨與台灣聯盟間將沿著階級政治的對峙,構成自由(追求開放經濟)對民主(本土認同參與)的決裂。結果自然會左右著台灣社會改革的政治前途,而失去政權的警告,也不當僅是空穴來風。

當然,國內因素外,國際政治經濟力量的運動和社會文化思潮的脈動,也扮演著一定的作用。西方工業國家在戰後社會改革政治的推動中,首先在一九六零年代起陸續發生了左派內部的自我分裂與文化衝突。隨後,右派得以趁勢用激進派的反福利國家論述,來打擊主流派的國家福利捍衛者,進而以市場和市民社會論述在一九八零年代取得新的文化霸權迄今。即使是一九九零年代修正左派政黨奪回政權之際,也仍是默認著「消費者主權」和「競爭機制」的諸多主張,然後再加上「工作福利」和「帶有責任的權利」來做局部修飾。因此,社會福利理念改革的全球氣氛,依舊低迷不振。

夾在自由經濟和本土民主路線之間的我國社會福利改革政治,也會在這些國內外因素限制下,持續的黯淡著,直到社會集體失序和非理性報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