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澄社聲明】2002. 6. 17

澄社國是諍言


        台灣在西元兩千年的總統大選中,達成了檢驗民主政治最重要的一項指標:政黨輪替。不過,民主的機制允許換黨執政的可能性,其更深層的意義在於透過不同的選擇,可以促使政治與社會結構有自我更新的機會,這亦是民進黨執政以來,民間殷切期待新政府能大刀闊斧厲行改革的理由。此一社會心理條件,結束了台灣長期的一黨專政,也幫助民進黨於國會改選時獲勝。然而,這樣的「民氣」卻似乎逐漸渙散,在人心得不到振奮、國民意志無法凝聚的情況下,人們在言談中充滿無力感,彼此也缺乏信任感,遑論積極進行廣泛的社會和解與真誠合作。

 

針對以上的時局發展,澄社做為關心國是的論政團體,特別透過內部的反覆討論,將大家最關心的幾項問題就教於  陳總統,在面對面的會談場合,共同探索政府未來的施政目標與方案。澄社此舉,除了善盡知識份子的言責外,更嘗試進一步開展超越黨派利害的「公共論述」,讓公民社會的理想能夠真正落實。以下是澄社彙整社員們意見後,提出的四點訴求:

 

一、掌握改革契機、擴大改革格局

政黨輪替後,民眾普遍希望能為台灣帶來結構性的制度變革,為台灣的長治久安與永續發展,奠定穩固的根基。然而目前執政當局予民間的感受,是改革的企圖心不夠強,格局不夠大,腳步凌亂、政策矛盾,我們特別盼望  總統能承諾在大政方針上堅持改革、加速改革,以回應民間的期待。

從民意趨向來看,今年三月聯合報的民意調查發現,37%的民眾認為最重視政治和社會的改革的政黨是民進黨,親民黨13%,國民黨則只有7%。在2000年,認為民進黨最重視改革的更高達47%,去年曾降到32%,今年回升了五個百分點。顯然民眾認定民進黨是一個重視社會政治改革的政黨,這種認定遠比對其他政黨強了許多。民進黨這樣的改革形象是很重要的資源,尤其  陳總統兼任民進黨黨主席之後,不必要將自己的角色局限於輔選和協調,而應該有更大的空間,提出積極而具體的改革計畫。經發會、8100,以及目前的國家發展六年計畫、政府改造等方案中或許有改革的成分,但是本來並不是以改革為目的,甚至好像在模仿國民黨推動整套整套的建設計畫,讓人感覺不到實質的改革企圖。我們強烈地建議,民進黨政府必須儘速規劃更積極的改革方案,落實在野時諸種改革的主張,並在構思與執行的步驟上慎密周延,一點一滴、紮紮實實地將改革的力道貫注到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各個層面,促使台灣真正的脫胎換骨。

二、檢討決策機制、提高政府效能

陳總統任期已經過半,而新政府執政以來,最大的問題在決策,在組織效能。到目前為止,決策的評估與形成機制都有問題,不論是重要的人事決策還是政務性決策,有時仍不免黑箱作業,權責也不夠明確。

政府決策過程脫節脫序的原因之一,是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民進黨團及民進黨中央黨部之間缺乏協調,以致效率大打折扣。我們還必須直言:在外界看來,總統府似乎自有一套決策機制,但這套機制的合理性卻有問題。就人事案而論,例如省諮議會議長的決定、中鋼、交銀、台鹽、及最新的中油等國營事業董事長的任免都引起爭議。政府相關單位的人事權,照理應該有一套清楚的標準,但實際操作上往往表裡說法不一,嚴重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至於在政策部份,就算不提執政初期受限於政治實力所產生的政策搖擺現象,最近引起非議的忠誠調查、指紋建檔、搜索媒體等等過程也多粗糙不堪。我們認為,政府迫切需要建立合理的決策機制,才能因應國內外接踵而來的複雜挑戰。

        另外,在政府組織的運作上,中央政府組織龐雜,加上廢省後與地方政府關係產生質變,民進黨主政確有難為之處,但至今未見政府有何具體措施,來診斷究竟組織效能發生了什麼問題,以便對症下藥。就團隊默契來說,新政府執政以來僅只辦理過一次部會首長的研習活動,對於龐大文官的體系,似乎也尚未找到領導與尊重的平衡點,憑添了施政的不順。總統府既然下設有政府改造委員會,在規劃組織再造的同時,應該特別強調建立中立、廉潔、效率之文官隊伍的重要性

,並儘速設法提高公務人員士氣、進而提昇整體施政成效。

 

三、化解朝野僵局、紓緩族群對立:

國家元首具有國家整合的象徵性角色,一旦在位,便應該以最大的誠意,致力於化解政治競爭與社會異質性所引起的衝突情境。特別當執政者擁有較多的權力和資源時,必須以實際行動建構起「互信」的基礎,避免擴大朝野對立或社會分裂。

我們憂心地看到,由於政黨、族群、階級、身分通過對差異的放大,不斷複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不健康心態,使得台灣的政壇及日常生活中充斥著互相辱罵、貶低的言行舉止,缺乏現代社會起碼的「文明化」程度。  總統本人若能在適當時機,誠摰地呼籲國人對上述現象應有深刻的體會,並以身作則進行「和解」的努力,或許可以逐漸減輕對立的情結,讓台灣人民不必鎮日接觸暴戾之氣,而能朝向互敬互愛的優質社群邁進。大家其實都明白,台灣沒有本錢一層層區分小圈圈,完全排斥彼此的溝通,雖然「知易行難」,但  總統應該主動發揮「舍我其誰」的精神,以使命感與大智慧來克服困難。

四、彰顯公平正義、創造文化奇蹟:

  民進黨執政後,一般觀感常認為新政府過度討好資本家,加上以政治權位酬庸特定人物之傳言不斷,令人質疑執政者向財團傾斜,形成新的政商利益集團。民進黨之能贏得選民付託,最重要的因素是民進黨的理想色彩與反黑金、重視公平正義之印象。  總統應該注意新政府是否有向財團傾斜之現象,適時澄清,以維持新政府公正與階級中立之立場,並責無旁貸地帶頭提昇高品質文化,改善台灣過分短視近利、價值單元化與文化貧窮化之弊病。

      新政府傾全力拼經濟,絕對是必要與正確的,但經濟活動只是社會整體活動的一個面向。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最大弊病,即在於將經濟活動發展成一個社會的主宰性活動,其他的社會面向都被迫要依附在經濟活動這個面向上。不論是文化、藝術、學術、科學、教育或宗教活動,若不能在市場經濟中尋得定位,就註定被邊緣化,連大學教育都被窄化為為產業經濟服務。新政府在制定文化、藝術、學術、教育等非經濟性政策時,應注意這些社會面向有其獨立之價值與自主性,不應只從經濟發展或功利的角度來思考。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危機之一,是導致社會文化與價值的單面向與貧窮化。經濟利益與市場價值成為社會文化與價值的單一指標。這會使社會非經濟面向的發展萎縮,例如近年來國內在人文、藝術、電影與地方文化各方面之發展均有萎縮與貧困之現象。 總統應注意國家資源分配的公平性與多元性,以避免台灣社會發展成純經濟性與工具性的社會,缺乏深度的文化內涵。政府在發展經濟之餘,更必須注意到如何提供人民優質的生活環境,創造下一波的文化奇蹟。

      總而言之,政府有實現公理正義之責任,政府與財團應保持適當的距離,並讓人民相信國家領導階層是實現公平與正義之力量的泉源。否則當人民質疑新政府之大方向是否仍與過去舊國民黨時代政商利益集團宰制社會發展沒有兩樣時,其「新」何在?清新、公平、正義與進步等價值,是新政府正當性的重要支柱,絕對不能自毀根基。我們殷切地期許,  總統帶領政府團隊描繪的願景,應該讓台灣除了發展經濟、推動高科技產業外,也能發展出具有精緻文化、美感與多元價值的高品質生活方式。執政,是一種承擔,如果權力只用來鞏固政權,卻沒有展現出讓人民感動的作為,就不算善盡了政治家的志業,請  總統用心思索自己的權力究竟能為台灣留下些什麼。

敬祝 

 

政躬康泰

 

備註:以上四點建言,澄社與  總統座談時將當面陳述詳細內容,請  總統先行聆聽澄社成員發言,再就各點綜合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