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權謀政爭 回歸正常憲政運作】---
「罷免總統案欠缺正當性」聲明
(四)
2000.11.05
國民黨在今年總統大選中一敗塗地,第一次嚐到作為反對黨的滋味,其實不少黨工心有不甘。他們心中隱約不承認新政府、尤其新總統的「正當性」,再加上還擁有立法院多數,這使得國民黨不情願迅速調整心態,認真思考如何學習西方議會民主制度中的「忠誠反對黨」,反而經常陷入「給新政府顏色看」的行為模式,一再提出非理性的「反制」主張。立法院上一會期通過的縮短工時案,及意圖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的社會福利方案,皆出自此種不成熟的報復心理,結果最近扁連會時,國民黨連戰主席竟然主動欲對縮短工時案翻案,充分暴露出國民黨一時衝動,不知「為反對而反對」亦應有其分寸,以致搬石頭砸到了一向與國民黨結盟的資本家階級。但此例亦顯示,國民黨在長期執政之後,除了喪失理想外,更搞不清楚自己的社會基礎何在。國民黨原先號稱的幾百萬黨員,沒有幾人知道現在的國民黨何去何從。國民黨在敗選後進行改造,然而至今並未見有具體成效。這反映在黨員重登記的有氣無力上,也反映在處理核四停建爭議時,國民黨捨倒閣而取罷免的「心虛」表現中,說穿了,就是怕國會解散重選後,國民黨將淪為「第三『大』黨」。
國民黨能否「浴火重生」,端視其能否提出新的綱領,激起支持者起碼的熱情。政黨如果由一批只是領「俸祿」,而沒有共同信念者結合起來,無法真正承擔現代社會對「政治」的要求。在一個實行大眾民主、理性化了的社會中,存在著無數個彼此衝突抵觸的決策前提供作選擇,而政治系統的功能即在經由有組織的政黨抗爭、訴諸人民來從事一種抉擇。任何民主社會的反對黨都代表了不同的選擇,經由和平的政黨輪替,執政黨所犯的各種「錯誤」,也在定期選舉中有著更正的可能性。核四的停建,可以看作是一次絕佳機會,讓執政黨和反對黨分別針對重大公共政策進行辯論,最後由人民公投來予以取決。但是在顧慮公投的衍生效應、以及反對黨準備以法律案來為續建核四護航的壓力下,行政院突然宣佈廢核四的決策,遂引起反對黨同仇敵愾,迅速昇高了朝野對峙,也阻斷了政策辯論的理性空間。此一決策容或有法理上或程序上的爭議,但就政黨政治的本質來看,應該是「可預期」的,完全沒有因此就可以罷免總統的正當理由,否則以後台灣很可能都會產生相對多數當選的總統,豈不隨時可能被選輸的「多數」罷免。然則,反對黨之所以躍躍欲試,其深層的動機是認定三個反對黨原本乃是「同根生」,可以藉由團結,一鼓作氣奪回政權,或至少大挫新總統的威風、提高反對黨的士氣,為明年的立委選舉製造氣勢,似乎是一舉數得之計。不過,罷免能否成案尚在未定之天,反對黨的「無限上綱」動作卻已激化了好不容易平息下來的選舉動員情緒,使得反對黨算計落空的機率大增。
檢討起來,就核四案的角力過程及其引發之政治動盪而言,執政黨和反對黨都在目的和手段上,犯了不少錯估事態複雜程度的過錯。反對黨最大的盲點,是誤以為政黨輪替的選舉結果,可以輕易動用罷免權即可翻案重來,殊不知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和社會理性化已累積一定成果,不是僅靠短線炒作便能夠說服民眾再接受一次大變動,甚至讓黑金勢力復辟,回到國民黨呼風喚雨的「舊政權」時代。反對黨不循憲政體制提出比較合理的倒閣案,更在罷免尚未成案時便急於「分贓」,只會突顯「聯合陣線」的脆弱性,也使反對黨的內部出現分岐,說不定反會促成政黨版圖重劃,再度產生新的政團。換言之,台灣在政黨輪替後,其餘震力道猶未平息,使得反對黨忙著計算分分合合帶來的利益。不過,我們期待的反對黨,是在執政黨努力學習掌舵之際,好好研究如何提出高水準的法案,並共同提昇問政品質,以替民眾創造福祉來爭取認同。急著上前搶掌舵者的位置,不但有虧反對黨職守,更增添民眾對反對黨意欲「奪權」的疑慮,同樣地,即使反對黨彼此開始精誠合作,但是否光有表面動作即可發揮政局穩定作用,則有待時間來檢驗了。
我們的嚴正呼籲
一、要求各政黨終止一切政爭,放棄一切權謀遊戲及短視的政黨利益,回歸正常憲政運作,共謀問題之解決。
二、在野聯盟必須認清罷免案欠缺正當性,罷免案必將讓社會付出慘痛代價,應立即停止推動總統罷免案。如在野政黨不同意行政院決策,可採取倒閣行動。
三、在野三黨應以理性務實的態度面對「核四」政策問題,不應激情用事,更不應從事政治鬥爭,攫取政治利益。
四、朝野政黨應全力避免挑動社會之對立,尤其不可挑撥族群衝突情緒。
五、朝野各界,特別是企業界和政府行政與立法部門應藉核電爭議,積極探討能源政策及整體經濟發展策略。
六、朝野政黨應即摒棄非理性政治鬥爭,致力提升民主政治的品質。我們相信只要各政黨有誠意,朝野政黨有足夠能力扮演好執政與制衡角色,帶領臺灣進入真正民主的境地。
七、我們要特別呼籲,陳水扁總統面對罷免案,應運用智慧和誠意加以化解。行政院做停建核四的決策,總統不應加以否決。陳水扁總統在核四政策上絕對不可以與在野政黨進行權力交換,而改變行政院的決策。
top
|